DC娱乐网

埃安i60“姗姗来迟”,增程能解广汽埃安困局?

编辑导语:广汽埃安终于补上了产品线上缺乏增程系列的短板,但一度“火热”的增程市场发展也已经同步生变——增速正由行业领先沦

编辑导语:广汽埃安终于补上了产品线上缺乏增程系列的短板,但一度“火热”的增程市场发展也已经同步生变——增速正由行业领先沦为垫底,这为埃安的入局平添了不确定性,“姗姗来迟”的埃安i60能否破局,将由杨龙给出答案。

广汽埃安加入增程市场

广汽埃安,终于加入了增程赛道的竞争。11月3日,广汽埃安旗下的首款增程+纯电双动力车型,埃安i60正式开启预售,其中,增程版售价12.68万起,纯电版11.98万起。毫无疑问,这是广汽埃安今年四季度最为核心的产品之一,该车的推出也是广汽埃安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新车定位“国民增程大五座SUV”,致力于成为15万内最具竞争力的国民SUV。而作为广汽集团首款15万以下增程车型,广汽埃安乃至广汽集团都对该车的上线寄予了厚望,在技术上,该车汇集广汽集团星源增程、GSD智驾辅助以及弹匣电池2.0三大自研技术,构成其核心竞争力。

埃安i60的推出,弥补了广汽埃安产品线的不足,广汽埃安前负责人早在去年年中,就曾明确指出,“在10万-20万元的市场区间中,有三个趋势,其一、油车份额在下降;其次、EV是有增长的,但速度已经降下来了;第三、增长最快的现在是PHEV。这也就是说,在最大的区域区间,埃安缺了一个重要的产品线。”

其称,“我们也会考虑补齐我们在REV、PHEV的一些产品线,到明年(2025年)我们会择机上市。”从趋势上来看,广汽埃安做出入局增程/插混决定的2024年,插混车型以83.3%的同比增幅领先,其次,增程车型也有着78.7%的高增长,而同期的纯电动车,增长速度已经放缓至15.5%。

对于增程/插混市场的布局,今年7月份,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也在社交平台上再次发文称:“当年我们对客户的里程焦虑把握不够精准,认为增程和插电技术是过渡路线,没有抓住这些年增程插混技术高速发展的机遇。”这一番反思的言论,被视作广汽集团战略真正开始调整的信号。

冯兴亚表态过后,广汽集团在增程市场的布局加快落地,8月,广汽昊铂率先推出了昊铂HL增程版。再到此番,广汽埃安的埃安i60落地。

推新成果不显 增程风云突变

事实上,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埃安i60的推出,不仅仅代表着广汽埃安的战略转向,与此同时,在战略意义上,也一定程度上寄托了曾经的行业黑马“翻身”的期望。作为此前的行业头部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如今的表现算不上乐观,行业地位被后来者连连超越,销量端连连下滑。

2024年,广汽埃安的发展困境初步显现;到2025年,其面临挑战则进一步加深,销量持续下滑。刚刚过去的10月,广汽埃安销量2.7万辆,同比下滑32.55%;而前1-9月时,其累计销量18.1万辆,也已经同比下滑19.19%。这样的数据,反映出广汽埃安当下愈渐艰难的一面。

广汽埃安的困局业内已经进行过多番讨论,如前期过度依赖网约车市场,随着网约车市场逐渐饱和,埃安在B端市场的增长空间受限,又其在C端市场增长滞后。在内部,从广汽埃安的管理层,到集团高管同样也做过多轮分析,从此前技术路线的短板到“网约车”标签的过重。

冯兴亚曾坦言,当前不少人质疑广汽埃安网约车占比较高,这一标签使部分C端消费者产生犹豫。在这期间,从去年到今年,广汽埃安也陆续推出了二代AION V、埃安RT、埃安UT等车型,开始猛攻C端市场希望改善处境,但都未能达成预期,新车普遍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

其中,二代AION V于去年7月上市,上市后的当年10月,该车销量一度增长至单月7000辆的规模,但随后即开始回落。埃安RT去年10月上市,头两个月零售即过7000辆,批售过万,但转头来到2025年,月销量也回落到约4000辆水平;还有内部期望实现月销过万的埃安UT,也还只有月均5000辆的水平。

一系列产品上市未能达到预期,使得广汽埃安推出的增程产品,已然承载了更大的期望。然而,结合当前的新能源市场环境来看,埃安i60的到来,已经颇有些“姗姗来迟”的意味,今年以来,增程市场风云突变。其增长速度,已经在三大细分市场中垫底,不复去年的高增长姿态。

9月,增程车销量同比下滑8%,前1-9月,整体仅增长8.1%。入局增程,能否如愿实现广汽埃安战略目标,更是平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高层换血 品牌战略再调整

客观来看,广汽埃安此前的推新动作,并非全无效果,针对家庭用户猛攻,已经提升了其自身个人用户的比例。杰兰路的数据显示,广汽埃安近三个月(7月、8月、9月)的个人用户比例分别为53%、54%、57%;而在去年同期,广汽埃安的个人用户比例还约在30%到40%之间。

这实际意味着广汽埃安的“网约车”标签已经有所削弱,但同样,新推出的产品未能达到市场预期,也弱化了广汽埃安这一面的成果。而包括广汽集团的现状,实际上也决定了没有更多时间留给广汽埃安慢慢调整。终端销量上难以取得更大突破的情况下,也让广汽集团从战略到人事对广汽埃安进行新一轮的调整。

在战略上,C端市场依然是广汽埃安的核心,今年6月的媒体沟通会上,冯兴亚表示,一方面,该品牌将加大C端消费市场的突破力度;另一方面,也将瞄准自动驾驶发展趋势和机遇,巩固B端市场地位。其称,“埃安计划将出租车(B端)单独打造成一个新的品类,而埃安则专注C端。”

而另一方面,前不久,广汽埃安完成了高层换血,今年以来,古惠南、肖勇等一批埃安老将先后离任。9月,由杨龙接替肖勇任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兼营销本部负责人。杨龙早年在广汽本田、广汽三菱等广汽合资体系内工作,来到广汽埃安之前,其身份为广汽商贸总经理助理、汽车销售服务本部副本部长。

在上任一个多月后,11月1日,杨龙在广汽埃安的首届用户节上首秀,其称,“我今天就是以‘广汽埃安首席用户官’这样的身份和大家交流,其实从这个细节,大家应该能够看到我们的变化。广汽埃安接下来会全面拥抱客户、了解客户。”这标志广汽埃安品牌战略从“产品导向”转向“用户导向”。

同时,杨龙提出,将围绕“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三大战役,推动品牌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为此广汽埃安专门成立了用户洞察部去了解客户需求,进而以用户需求定义产品。”杨龙还提到。新人、新战略、入局增程,广汽埃安又做出了新一轮的调整,然而能否摆脱困局,仍然还有待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