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A股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割裂行情,权重股与题材股走势严重背离,指数下跌不多,实则暗藏隐忧。
早盘受利好消息驱动,券商与科技板块集体高开,却沦为高开低走的重灾区;
而以银行、中字头为代表的避险板块则延续强势,四大行更是连续发力,最终市场呈现“进攻板块回落、避险板块走强”的极端格局,个股普跌的态势令盘面表现难言乐观。

从板块表现来看,两大热门题材的走势尤为刺眼。
券商板块受行业并购重组预期提振,早盘高开幅度显著;
科技板块则受益于隔夜美股科技股尾盘走强的外围带动,同步迎来高开。
但两大板块均未能守住高开成果,盘中资金获利了结意愿强烈,股价持续回落,成为拖累市场人气的主要因素。
截至收盘,两大板块多数个股收跌,高开低走的走势充分反映出当前市场进攻性资金的谨慎心态。

与题材股的疲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避险属性突出的银行板块延续疯狂涨势。
继前一交易日中国银行大涨近4%创历史新高后,11月20日该行股价再度大涨超4%,续创历史新高,总市值成功突破2万亿元大关,跻身“2万亿市值俱乐部”。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其他三大行同样表现强势,四大行集体发力带动银行板块整体走强。
此外,中字头权重股同步拉升,成为支撑指数的核心力量。

值得警惕的是,权重股的强势并未传导至全市场,反而凸显出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截至当日收盘,行业板块个股呈现普跌态势,局部下跌个股数量超3800只,“老登涨、小登跌”的现象尤为突出。
这种权重独强、个股普跌的走势,既反映出资金在市场震荡环境下向低估值、高股息的防御性板块集中的趋势,也暴露了当前市场人气不足、资金承接力有限的现实问题。

总体来看,11月20日A股走出了较为难看的分化走势,权重股的护盘行为未能改变个股的弱势格局。
银行板块的持续走强,源于其稳健的基本面、较高的分红收益率以及低估值属性,成为市场资金的“避风港”。
而券商、科技等题材股的高开低走,则反映出市场对成长板块的信心不足。
后续市场能否改善,关键在于热门题材能否重拾上涨动能,以及权重股的强势能否有效带动板块轮动,带动市场人气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