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个人品牌别只 “定” 不 “用”!2 大场景让职场机会主动找你

上周我们聊到我们可以用“核心技能×个人特质×价值主张”精准定位个人品牌,但光有个人品牌定位没什么用,还需要将品牌宣传出去

上周我们聊到我们可以用“核心技能×个人特质×价值主张”精准定位个人品牌,但光有个人品牌定位没什么用,还需要将品牌宣传出去。就像身边的那些品牌,通过不断地做广告,让更多人知道,了解,购买。

今天我们聚焦职场社交、日常工作这二个核心场景,助你把“拥有人设”变成“用好人设”,让它成为你职业发展的助推器。

一、从“混脸熟”到“传信号”——职场社交

每次和人互动,都是在对方心里给你的“品牌”投广告。要让别人一想起某类事,就立刻想到你。

说“我能解决什么问题”让他人一分钟记住你

升级自我介绍,把“我是谁、在哪上班”换成“我能解决什么问题”。比如,混脸熟的介绍方式:“你好,我是包解咨询工作室的黑碳包。”传信号的介绍方式:“你好,我是黑碳包,专做职场人职业定位与转岗咨询,擅长用‘特质挖掘+岗位拆解’的方式帮迷茫者找方向——已经帮9位想转运营的朋友避开弯路,成功拿到目标岗位offer。”一句话就标出你的价值,对方后续有供应链问题,自然会想到你。

打造“会说话”的数字名片

检查脉脉、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头像,选专业清晰的职业照,背景图,比如你是名职业咨询师,可以放“职业规划流程图”或“转岗能力匹配表”这类体现咨询属性的内容,简介直接用你的品牌声明。别人点进主页,一眼就知道你是做职业咨询的、擅长什么。

用小内容吸引精准需求主动分享“人设内容”,定期发和人设相关的思考。比如“你的职业‘人设’,比简历更重要——让面试官记住你”“没做出过“成果”,就找不到能力优势?3个维度帮你清晰自己的能力”。内容不用多,但要精准,慢慢吸引同频的合作伙伴。

二、从“完成活”到“存资产”——日常工作

工作不只是给公司做事,更是在给你的“个人品牌”存钱——每一次做事、汇报,都在积累别人对你的信任。

选“能强化人设”的方向

不用对所有工作都拼尽全力,主动争取和人设相关的项目。比如你是职业咨询师擅长“职场新人定位”,就多接毕业1-3年的来访者;对“高管职业规划”这类不熟悉的需求,礼貌推荐更擅长的同行。专注擅长领域,能让你的“新人定位专家”人设更鲜明。

用“特质”讲好成果

作分享案例时,把“个人特质”当故事线。比如同样是“转岗咨询成果”,第一种表达方式“我帮一位来访者从行政转到了运营,拿到了2个offer。”第二种表达方式“这位想转运营的行政来访者,一开始不知道自己的优势。我用‘优势挖掘’的方式,帮他发现‘擅长梳理流程’的特质很适配‘社群运营SOP搭建’,再针对性指导他做社群实践案例,最后他不仅拿到2个运营offer,还在新岗位上靠流程梳理快速站稳了脚——这也是我做咨询时‘从来访者特质出发,不硬套模板’的原则。”大家是不是觉得第二种表达方式要好过第一种方式,既展现了咨询成果,又加深了“擅长特质挖掘”的印象。

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吸引”

用好职业人设的本质,从“等着被选的员工”变成“自己的CEO”——主动定义自己、营销自己的品牌。当你在这二个场景里持续用好人设,会发现同事遇到相关问题先找你,行业里的机会也会主动找上门。

划重点

1.“说清能解决的问题”的自我介绍、专业数字名片、输出精准内容传递品牌信号;

2.聚焦擅长领域、带个人特质讲案例积累品牌资产,最终吸引机会主动找上门。

——END——

专注化解职业困境,助力你的职场成长

作者简介:黑碳包,BCC全球生涯教练、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就业指导师、FDW教学技巧引导师、KAB/SYB创业导师、三级拆书家。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职教就业赛道金奖指导教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职教成长赛道银奖指导教师。

专注于职业规划咨询、个人成长教练和教学技能提升的资深导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个人成长》等课程,独立完成包括《关键对话》《影响力》《职场影响力》《刻意练习》《认知天性》《微习惯》《非暴力沟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终身成长》《认知觉醒》《敢于冲突》等 百余场拆书活动。课程设计注重实用性和互动性,帮助学员在认知觉醒、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等领域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