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算力板块堪称A股明星赛道,不少企业股价翻倍,就在大家还在猜测这波行情能走多远时,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中科曙光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单机柜级640卡超节点scaleX640。这绝非普通的科技新品发布,其背后牵动着整个算力板块的格局变化,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其中的投资机会。

算力狂飙:是泡沫还是真金?
要搞懂曙光这波动作的分量,先得看清它所属的算力板块到底在走什么逻辑。今年算力的强势,绝不是游资炒作的短期行情,而是需求爆发、政策加码、行业周期向上“三力共振”的结果。当前,国产化替代进程持续深化,此次乌镇大会上中科曙光scaleX640超节点的发布,正是对这一趋势的有力响应。国产算力生态的根基,也在这样的扎实布局中一步步筑牢——这样的板块行情,背后有实实在在的产业逻辑在支撑,而非空中楼阁。
算力行情能持续火爆,核心是有坚实的产业基本面支撑。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曾明确指数,一方面国产AI芯片持续迭代,自主可控进展顺利,保障了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国内云厂商已展现出加速追赶北美AI厂商的决心,预计后续将有更多云厂商跟进投入,带动国内算力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从市场轮动角度来看,算力板块经历了多轮炒作,从光模块、AI服务器,到液冷技术、铜连接,热点不断切换。如今,市场焦点正逐渐转向scale-up战略下的运力硬件。据Lightcounting预测,scale-up交换芯片已成为数据中心的主力交换需求,且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接近180亿美元,2022-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8%。
中科曙光scaleX640超节点:国产算力的突破性成果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中科曙光发布的scaleX640超节点具有里程碑意义。该产品基于全球领先的开放系统硬件架构打造,通过系统工程创新,实现算、存、网、电、冷的一体化紧耦合设计,打造出超强性能、极致效率、超高可靠、全面开放的超节点方案。
性能方面,scaleX640表现卓越。采用“一拖二”高密架构,不仅实现了单机柜640卡超高速总线互连,构建大规模、高带宽、低时延的通信域。而且两个scaleX640超节点可组成千卡级计算单元,综合算力性能较同类产品实现倍增,单机柜算力密度提升20倍。
生态兼容性方面,中科曙光早有布局。今年9月,公司联合20余家产业链企业发布“AI 计算开放架构”,还开放多项关键技术能力,就是为了降低 AI集群研发门槛,避免重复投入,推动产业从“单点突围”走向“生态共进”。而这次的scaleX640,就采用了这一开放架构,构建起“软硬协同、生态兼容”的国产智算新范式,还能支持MoE 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高通量推理、科学智能(AI4S)等前沿场景,妥妥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支撑行业智能化创新的核心引擎。
更重要的是,scaleX640的发布加速了算力普惠化进程。要知道,真正的算力价值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峰值性能,更在于产业场景中的持续输出。这款超节点以“开放架构+系统创新”双轮驱动,正推动AI算力从“昂贵资源”向“普惠基础设施”转变。
资本视角:业绩与估值的博弈
在硬科技赛道资本热潮持续涌动的背景下,中科曙光的市场表现始终位居前列、备受关注。从资本市场走势来看,公司股价自今年8月起步入上行通道,期间多次涨停,股价一度成功突破120元关口,市场热度与资金关注度持续攀升。就近期表现而言,股价虽出现阶段性回调,但整体波动仍处于合理区间,并未改变中长期向好趋势。而此次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公司发布全球首个单机柜级640卡超节点scaleX640的重磅利好,不仅进一步夯实了其技术领先优势,更有望成为激活股价的新催化剂,为算力相关板块带来新一轮上涨动能。
除了消息面的持续利好外,公司业绩层面的支撑更为关键。毕竟,概念炒作再热烈,若不能最终兑现为利润,都难以持续。业绩方面,公司今年三季度交出了蛮不错的答卷: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9.68%;归母净利润9.66亿元,同比增长25.55%;扣非净利润7.57亿元,同比增长70.17%。业绩的增长,为股价的持续表现提供了坚实基础。
更是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带动万亿元级社会投资,算力调度需求持续提升,公司在超节点领域的技术突破,有望进一步打开新的成长空间,这也正是资本愿意给予高估值溢价的核心逻辑。
市场前景:AI算力的投资机遇
2025年,AI大模型竞赛日趋激烈,算力基础设施自主可控已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
从市场空间来看,随着“东数西算”工程规模化效应不断显现,算力调度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完善,同时各地算力调度发展不断加速,这为scaleX640超节点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从投资角度看,虽然当前算力板块估值处于相对高位,但考虑到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产替代的长期逻辑,具备系统级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仍值得关注。不过提醒大家,还是要密切跟踪技术落地进度和业绩兑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