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中国人餐桌上的一种传统食物,在不少外国人眼中,皮蛋被贴上了“中国黑暗料理”的标签,还曾被美国评为“最恶心食物”榜首。
在网络上,关于皮蛋的争议也从未停止,什么重金属超标,吃了会感染沙门氏菌等等。难道皮蛋真的如此可怕吗?今天,咱们就好好说道说道,可别再冤枉这个“好蛋”了。


铅、铜重金属超标?

皮蛋铅超标,这已经是老黄历了!
传统皮蛋是用水、黄丹粉、纯碱、生石灰、食盐、红茶末和柏树枝等配制料液腌制加工制成,这其中黄丹粉就是氧化铅化合物。铅这种重金属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蓄积,对神经、心血管、骨骼、肝肾等产生持续性伤害。
所以为了尽可能避免这些问题,国家早就出台禁令,不允许添加含铅物质,而是用硫酸铜、硫酸锌作为替代物。正规的“无铅工艺”生产出来的皮蛋铅含量在0.2-0.3毫克每公斤,远低于国家标准。
那铜、锌呢,这两个就不会超标?
首先说说铜,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建议成年人铜的推荐摄入量为0.8毫克/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8毫克/天。正规皮蛋中的铜含量大约在0.12毫克每100克,假如一颗皮蛋在50~80克之间,那么一天要食用80多个才会达到最高摄入量,显然是不可能的。
然后是锌,一般制作皮蛋过程中,锌的添加量为0.3%,最多能够使皮蛋中锌含量达到29.97毫克每公斤,依旧离蛋类卫生标准规定的50毫克每公斤上限低很多。
所以,只要符合国家标准,重金属含量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大家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皮蛋生吃会感染?

有人担心,皮蛋是生的,直接吃会不会感染细菌呢?
尤其是沙门氏菌,确实让人害怕。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蛋类如果被污染,就有可能携带这种病菌。皮蛋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了碱性物质的作用,对很多细菌都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若是运输不当或者保存过程中,有可能被沙门氏菌感染。
但总的来说,皮蛋引发沙门氏菌感染其实是小概率事件。
其次,沙门氏菌虽然生命力顽强,但它不耐高温,70℃下加热5分钟即可被杀灭。如果您实在不放心,不如把皮蛋煮一下再吃,那就更加保险了。
煮过的皮蛋,不仅口感更紧实,也能让您吃得更安心。


皮蛋的营养价值不输鲜蛋!

虽然看起来黑黢黢的,不如其他蛋白嫩,但皮蛋的营养价值可是一点不输其他蛋。
01
蛋白质更易消化
皮蛋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是碱性环境,蛋白质发生了变性,分解成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相比普通的鸡蛋,其中蛋白质利用率更高。
且能量、脂肪含量比鲜蛋要低。更适合肠胃功能较弱、需要减重的人群食用。
02
矿物质丰富
皮蛋和鸡蛋、鸭蛋相比含有更多矿物质营养素,比如:
钙:每100g约含60-80mg,含量比鲜蛋提升20%-30%,与维生素D(蘑菇、鱼类等)同食可提升吸收率。铁:每100g约含3-4mg,利用率达15%(鲜蛋为8%-10%),搭配维C可使吸收率翻倍。硒:每100g约含25-30μg,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降低甲状腺疾病风险。
这么看来,皮蛋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不过这里也提醒,皮蛋含钠量较高,嘌呤含量也不低,高血压患者、肾病患者、痛风发作期患者都要少吃或不吃,健康人也要适量,每周2-3枚,分次食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