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白水县:“小苹果”托起乡村振兴“大梦想”
2025-10-20 07:00:29
大秦直道wn
摄影
“小苹果”托起乡村振兴“大梦想”—— 白水县做大做强苹果产业推进富民强县专家给果农指导种植技术。渭南日报记者 牛纲 摄学
“小苹果”托起乡村振兴“大梦想”
—— 白水县做大做强苹果产业推进富民强县
专家给果农指导种植技术。 渭南日报记者 牛纲 摄学生到苹果园进行研学。 渭南日报记者 魏宝宝 摄 工人正在分拣苹果。 渭南日报记者 牛纲 摄 硕果盈枝。 渭南日报记者 彭一鹏 摄 白水瑞雪苹果。 渭南日报记者 魏宝宝 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首席专家赵政阳带着学生做苹果种植与管理的日常观察和记录。 渭南日报记者 彭一鹏 摄 白水县北塬镇杨武村苹果园里,农机手正在操作智能风送式弥雾机为苹果幼苗喷洒叶面肥。 渭南日报记者 党骁 摄 2024年白水县“三瑞”好苹果大赛上,评委正在品评参赛苹果。 渭南日报记者 彭一鹏 摄 白水苹果核心产区俯瞰图。渭南日报记者 魏宝宝 摄 时下,在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白水县的30万亩(2万公顷)果园迎来一年中最绚烂的丰收时节。红艳艳的果实压弯枝头,忙碌的果农笑逐颜开,这一颗颗裹着晨露的苹果,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甜蜜,更是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金色希望”。 作为“中国苹果之乡”与“全国现代苹果产业10强县”,白水因苹果而享誉四方。目前,白水苹果的品牌价值已达67.5亿元。白水苹果远销14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年产值突破110亿元,全县涉果企业达127家。其中,具备进出口资质的企业有27家,年均出口苹果约15万吨,出口量持续稳居陕西省第一。 从品种改良到智慧种植,从品牌塑造到全链延伸,白水县始终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首位产业,着力在产业升级、品牌跃升、三产融合上下功夫,书写着“一枚苹果富一方百姓”的动人篇章。 科技赋能 为传统果园植入“智慧芯” 白水苹果产业的振兴之路,并非一蹴而就。曾几何时,品种老化、管理粗放、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这片沃土潜能的释放。破局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 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试验站的试验田,资深研究员景淑娟正俯身查看“瑞雪”“瑞阳”等新品种的长势。“这些新品种不仅色泽艳丽、口感脆甜,更重要的是抗病性强、市场认可度高。”10多年来,这座“科技引擎”已培育出省级专家9人、县级专家112人、高素质农民2000余名。建成的2000亩(约133.3公顷)脱毒苗木基地,犹如产业的“芯片工厂”,年供优质苗木超百万株,带动渭南推广新优品种10万亩(6666.67公顷),更辐射至山西、甘肃、河南等地,带动发展新优品种30余万亩(约2万公顷),成为全国苹果产业重要的“技术策源地”。 在白水县的智慧果园示范基地,科技的力量更渗透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电子大屏上,实时更新着气象数据、土壤墒情、虫情监测等信息。据介绍,这套智能灌溉设备可以根据土壤湿度自动启停,比人工判断更精准,节水效率大大提升。不仅如此,白水县还投入1000万元,配齐251台果园机械,从开沟施肥、植保喷药到果实采摘、运输分拣,实现了全环节机械化作业,成功跻身“平安农机示范县”。 如今来到白水的果园,看到的是无人植保机穿梭林间、机械分拣机高效运转的现代化图景,科技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着这片古老土地的农业生产模式。 品牌引领 让“土特产”成为“金招牌”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优质苹果走出黄土高原,香飘万里?为此,白水县打出品牌化战略“组合拳”,让白水苹果从地方特产一跃成长为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 如果您驾车行驶在榆蓝、京昆高速,或是漫步于西安高铁站、地铁车厢,“白水苹果——亿万人民的口福”这句温馨的广告语总是不期而遇。高速公路旁的巨型广告牌、高铁站的灯箱展示、公交车身的流动宣传,形成了立体化的品牌传播矩阵,既彰显着白水苹果的自信,也让更多人记住了这颗来自渭北高原的甜蜜果实。 这份底气,源自过硬的品质支撑。为了守护“白水苹果”的品牌口碑,当地建立了从果园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每一颗苹果都有专属“身份证”,扫码即可查看种植户信息、施肥记录、检测报告,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这份信心,在当地果农的果园里体现得格外真切。每当种植的“瑞香红”苹果还挂在枝头,就被来自上海、广州的客商预订一空。白水县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秋芳满脸自豪,“现在咱们卖的不仅是苹果,更是‘白水’这个招牌!” 现在的白水苹果,卖的早已不只是果实本身,更是“白水”二字承载的品质承诺,这份“甜蜜事业”,既甜了千家万户的舌尖,也鼓了果农的腰包。 三产融合 “链”起富民强县大产业 白水苹果产业的突破,更在于成功跳出了单一种植的思维定式,通过向产业链上下游深度拓展,实现了一产、二产、三产的有机融合。全县苹果年均产量6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10亿元。 在白水高新区,无锡卡尔曼等智慧农机项目顺利投产,填补了当地农机制造的空白。这意味着,苹果产业不仅能够“种出好果子”,还能“产出好装备”,形成了“种植—加工—装备制造”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产业链的延伸,更体现在产品的精细化加工中。盛隆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自动化分选车间,一颗颗苹果经过清洗、烘干、影像识别、光谱检测等工序,如同参加了一场严格的“选美大赛”,被精准分流到不同通道。这条每小时可处理5吨苹果的智能化生产线,能够精确满足国内外市场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与此同时,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如同毛细血管般延伸至县镇村的每个角落,这也让白水苹果的新鲜度实现跨越时空的保存。依托“全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的优势,白水冷链设施总贮藏能力达50多万吨,确保了白水苹果“四季不断供”。与陕投集团合作的现代化冷链物流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未来将打造成为陕西省最大的苹果物流贸易枢纽,让白水苹果以最佳状态,更快捷地送达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的餐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白水苹果产业发展的蓝图愈发清晰明朗,白水县将持续朝着“果业强县”目标迈进,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未来的白水果园,也将更加“智慧”。当地正依托智慧农机基地,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果园管理智能化。与各大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有效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白水苹果成为更多追求健康生活消费者的首选。 从黄土高原到全球市场,一颗小小的苹果,串联起的是产业升级的轨迹、品牌跃升的历程与乡村蝶变的画卷。它见证了科技创新如何为传统农业注入新动能,见证了品牌建设如何为农产品赋予新价值,更见证了三产融合如何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日末余晖,满载苹果的运输车辆正源源不断地从白水驶向天南海北。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这颗承载着梦想的“金苹果”,也正带着百姓的期盼与梦想,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来源:渭南日报 记者 姜晓)
热门分类
推荐
热榜
军事
NBA
体育
社会
明星八卦
娱乐
财经
科技
汽车
历史
国际
游戏
动漫
公益
搞笑
商业
互联网
数码
国际足球
房产
家居
时尚
科学探索
职场
育儿
股票
教育
影视
情感
热点
中国军情
武器
中国南海
中国足球
亚洲杯
科比
综合体育
CBA
投资
楼市
大咖秀
外汇
创业
风口
SUV
豪车
概念车
优惠
新能源
美国
欧洲
朝日韩
俄罗斯
孕期
街拍
恋爱攻略
婚姻
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