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主要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还能协助吞噬清除入侵的微生物。正常情况下,白细胞计数正常值为4-10×10⁹/L,一旦低于这个数值,就属于白细胞减少症了。很多人是在体检时才发现自己的白细胞数值偏低,或者是平时总是感冒、乏力、很容易疲倦,去就医检查后才知道自己有这些问题。
其实白细胞减少症并没有那么可怕,关键是找对方法,别乱试偏方。今天我就结合在药房里看到的真实情况,还有患者反馈比较好的调理方式,跟大家分享3个实用的办法,都是经过很多人验证过的,安全又靠谱。

很多人一听说白细胞低,就想着“补”,但补也要找对方向。在药房要是碰到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我都会先问一下他们的身体状况:是因化疗、放疗所致,还是因平时免疫力差老生病引发,又或是因服用像某些抗生素、抗甲状腺药这类药物而受影响的。不同原因,用药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但其中有一个药,适用范围比较广,而且很多患者反馈效果不错,就是升血调元颗粒。
升血调元颗粒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里面所含的成分包括鸡血藤、骨碎补、制何首乌、黄芪、党参这些药材,其中鸡血藤专门用于补血活血,对改进血虚所造成的白细胞降低极其有效;骨碎补不仅可补肝肾,还能推动骨髓造血作用,因白细胞于骨髓中转化,因此它能从根本助力转化成白细胞;黄芩与党参为常见补气药,气能生血,只有气血足了,才能更好的促进白细胞生成;制何首乌乃是补肝肾、益精血的药材,可调养身体的根本,使身体具有维持正常白细胞总数的能力。
中医理论认为,肾是先天之本,也是脏腑阴阳的根本。而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肾两虚,常常也会引起白细胞减少。而化疗后的热毒侵袭和瘀血凝结,也是加重本病的重要原因。升血调元颗粒就是通过益气养血、健脾补肾来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它可以增强造血系统功能,增加骨髓造血组织容量,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分化,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生长,从而帮助解除放化疗药物对造血干祖细胞的抑制,保护造血系统功能,提升白细胞水平。
除升血调元颗粒以外,针对不一样的情况,还能够搭配别的药物,比如说若因免疫能力太低、经常感染造成白细胞偏低,这样就可以搭配些许维生素B4,由于维生素B4是白细胞生成必不可少的原料,能帮助提高白细胞;若为化疗引起的严重白细胞降低,可能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但是这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得听从医生安排,不可以自主购买。

很多患者问我,“除了吃药,平时吃什么能帮着补白细胞?”其实饮食调理是基础,合理的饮食能为骨髓生成白细胞提供必要的营养,营养充足了,才能生成足够的白细胞。
饮食方面具体怎么调,首先要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蛋白质是合成白细胞的主要物质,若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白细胞便无法生成。举个例子,鸡蛋每日可食用1到2个,最佳的吃法是蒸着吃或者煮着吃,如此便易于消化;若对牛奶里的乳糖不耐受,那就替换成酸奶;瘦肉可以做成肉末粥、肉丸以便于咀嚼和吸收。
接下来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维生素B族能够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白细胞的产生也包含在内。猪肝、鸡肝这类动物肝脏,每周可食用1至2次,每次摄入50到100克。不过要注意一定要煮熟透,避免有寄生虫风险;燕麦、糙米、小米这类全谷类食物,核桃、杏仁这类坚果,还有菠菜、西兰花这类绿叶蔬菜,都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B族,建议轮换着搭配着吃。
另外得留意别吃那些会影响白细胞生成或者加重身体负担的食物,比如说像生鱼片、凉拌菜这类生冷的食物。因为白细胞低的时候免疫力弱,吃生冷的食物容易出现细菌感染;同时像辣椒、胡椒这类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影响营养物质吸收;腌制和熏制的食品也得少吃,因为里头的有害成分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打乱正常造血功能。
还有一点要注意,很多人觉得“补”就是要多吃,其实不是。如果消化不好,吃太多反而会增加肠胃负担,营养吸收不了。所以如果平时胃口差,可以少吃多餐,比如上午10点、下午3点加个餐,如吃点酸奶、水果、坚果等。,这样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让肠胃太累。

除了促进白细胞生成,避免白细胞数量进一步降低也很重要。我发现很多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不是生成量不足,而是平时生活习惯不好,导致白细胞数量持续下降。比如经常熬夜、压力大、不注意保暖,这些都会让身体处于“应激状态”,白细胞会不断参与身体的应激反应,时间长了,数量自然就低了。
所以生活管理的核心,就是让身体“少受累”,避免白细胞数量进一步降低。具体要做好这4点:
第一,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身体进行修复之时,也是骨髓生成白细胞的关键时段,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排毒和骨髓造血的关键时间,这个时候一定要睡着。我建议大家每日尽量于十点半前准备就寝,睡前不玩手机且不喝咖啡,使大脑得以放松,若实在难以入眠,不妨听听轻音乐、泡泡脚,此能助你进入梦乡,保证每天睡眠7至8小时,对于维持白细胞数量颇为有益。
第二,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度劳累不仅表现为身体上的负担,比如长期加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也包括心理层面的问题,例如焦虑、紧张以及压力过大。身体要是疲惫,就会消耗很多能量,也会影响白细胞生成;精神要是处于紧张状态,就会让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所以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比如工作1小时,休息10分钟,起来活动活动;遇到压力大的事情,多跟家人朋友沟通,或者通过运动、听音乐来缓解。
第三,做好防护,避免感染:要是白细胞数量少了,免疫力就跟着变弱,特别容易让细菌、病毒来侵犯,而且一旦感染了,还会反过来影响白细胞的数量。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按时更换衣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比如超市、菜市场等地方。尽可能减少出入,遇到天气变化时,要及时增减衣服,切勿让自己受凉感冒,如果家中有人出现感冒症状,必须采取隔离措施,例如佩戴口罩、分开用餐等,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四,适当运动,助力提升免疫力:当白细胞低时,像跑步、打球这类剧烈运动不可进行,否则会使身体负担加重,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拳、瑜伽每天运动20-30分钟,以身体不觉得累为宜。运动可使血液循环得以改善,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还可助力改善睡眠与情绪,对于白细胞数量的稳定颇为有益。

最后想说的话:在药房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从一开始的焦虑、乱试偏方,到后来通过科学的调理,白细胞慢慢恢复正常。其实白细胞减少症并不可怕,关键是别慌、别乱试偏方,找对方法,坚持调理,白细胞一定会慢慢恢复正常,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