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球序卷耳”《诗经》里的古老野菜,与“鹅肠菜”易混,好吃不腻

与“蚤缀草”一样,孩提时代的清江鹤也喜欢将“球序卷耳”认作是“鹅肠菜”,现在看来还真不是。“球序卷耳”的花序为“球形”(

与“蚤缀草”一样,孩提时代的清江鹤也喜欢将“球序卷耳”认作是“鹅肠菜”,现在看来还真不是。

“球序卷耳”的花序为“球形”(卷耳属杂草中还有簇生型的),花序上密布绒毛,毛茸茸的非常可爱。有典籍上称之为“有粘性的 腺 毛”,且质地细腻,手感柔和软绵,故称“棉花胎草”。

图片01~02):球序卷耳

“球序卷耳”的花瓣是5枚,顶端2裂是它的识别特征,也是与卷耳属杂草在花序上的区别。每个花瓣中间有一个仿佛是人为开的裂口(浅裂)。

而鹅肠菜也是5枚花瓣,但每一个花瓣中间有一个深深的缺口,仿佛兔子的耳朵,整体看上去有10枚花瓣,其实不是,这在植物学上称为“二深裂”。

球序卷耳是农田之中常见的普通杂草,种籽边成熟边脱落。种籽在适温适湿的条件下,又可以萌生出土齐苗,所以,在农田之中是周年交叉重叠危害。

图片03~04):球序卷耳的花序

“卷耳”是《诗经》里古老的野生蔬菜:

在饥荒年代,球序卷耳也是可以作为野生蔬菜进行鲜食。老实说,清江鹤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吃过球序卷耳,还真不好吃,浓浓苦味涩味,还没有“鹅肠菜”的味道好。

《诗经~周南~卷耳》之中记载了“卷耳”作为野生蔬菜食用的场景: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图片05~06):杂草丛中的球序卷耳

“卷耳属”植草中有很多相近相似的植草,古人的“卷耳”估计没有现在的植物分类学分得那么细。诗中的“卷耳”也许就是“球序卷耳”或是“簇生卷耳”,或是其他什么卷耳属植草,不过无所谓,反正都可以食用。不过“球序卷耳”在农田之中,占比数量最大哟。

“球序卷耳”在田间的精准识别:

那么我们如何在田间精准识别球序卷耳这种杂草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识别:

一是从植株形态上看,球序卷耳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田间株高通常在10㎝-20厘米之间,茎单生或丛生,密被长柔毛,上部混生腺毛,整体显得较为纤细且覆盖有细毛。

图片07~08):外观颜值靓丽的球序卷耳

二是从“球序卷耳”的叶片特征上看,其茎下部叶叶片匙形,顶端钝,基部渐狭成柄状;上部茎生叶叶片倒卵状椭圆形,长2~3㎝,宽5~10毫米,顶端急尖,基部渐狭成短柄状,两面皆被长柔毛,边缘具缘毛,中脉明显。叶片质地薄,触感柔软。

三是从“球序卷耳”的花序与花上去识别。“球序卷耳”的花序为聚伞花序,呈簇生状球序(亦即多朵小花簇生在一起,形成一个“球”状,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卷耳杂草的重要特征)或呈头状,花序轴密被腺柔毛;苞片草质,卵状椭圆形,密被柔毛;花梗细,密被柔毛;萼片披针形,顶端尖,外面密被长腺毛,边缘狭膜质;花瓣白色,线状长圆形,与萼片近等长或微长,顶端2浅裂。花朵小巧,白色花瓣在田间较为显眼。

图片09~10):球序卷耳幼苗植株

四是从“球序卷耳”的果实与种子上去精准识别。“球序卷耳”的蒴果长圆柱形,长于宿存萼0.5-1倍,顶端10齿裂;种子褐色,扁三角形,具疣状凸起。果实成熟时,可观察到其独特的开裂方式和种子形态。

“球序卷耳”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中央种子目石竹科繁缕亚科繁缕族繁缕亚族卷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中国植物志》第26卷中载“球序卷耳”属于石竹科繁缕族卷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非中国特有物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

图片11~12):球序卷耳花期

“球序卷耳”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球序卷耳”是正式的通用名称,也是典籍《拉汉种籽植物名称》中载有名字。

在典籍《植物名实图考》之中“球序卷耳”俗称为“婆婆纳指甲菜”,在典籍《西藏植物志》中被称之为“圆序卷耳”,当然还有其他名称,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球序卷耳”常见于菜园、路旁或撂荒地,也生长在海拔300-1300米的河滩、草地或灌丛中。其分布往往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图片13~14):蔬菜地中的球序卷耳

“球序卷耳”可生长于多种不同的土壤上,但对水肥反应敏感。

“球序卷耳”通过着生在匍匐茎上的不定根,从土壤大量摄取养分,保持旺盛的生活力。繁殖和侵占力极强,一般于早春3月即可迅速形成单优势种小片群聚。

“球序卷耳”的花期在3-5月(部分资料提及花期可至7月),果期5-9月。

在早春时节,当其他植物尚未萌发时,球序卷耳就已经开始生长,为大地增添了春色。“球序卷耳”常与“簇生卷耳”混生,所以有时候在识别的时候,会发生混淆。

图片15~16):路边上的球序卷耳

当然“卷耳属”杂草之中,不仅仅有“球序卷耳”,还有很多与“球序卷耳”相近相似的“卷耳”杂草。

比如“长白卷耳”“六齿卷耳”“镰刀叶卷耳”“喜泉卷耳”“缘毛卷耳”“紫草叶卷耳”“大卷耳”“疏花卷耳”“抱茎叶卷耳”“细叶卷耳”“天山卷耳”“簇生卷耳”“鄂西卷耳”等。

图片17~18):花坛上的球序卷耳

《农田杂草识别与防治原色图鉴》中载“球序卷耳”:喜生于干燥疏松的土壤,在长江流域,发生于丘岗地及沿江冲积土形成的平原,尤其是冲积平原上“麦~棉”轮作的旱地上危害较严重,是该地区发生量最大的杂草。

看来一个小小的“球序卷耳”,还真容不得我们小视。

图片19~20):石缝上的球序卷耳草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2
2025-11-14 16:10
对平台追责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1
2025-11-10 11:05
对平台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