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饮料有糖VS无糖,都是甜蜜陷阱!小心糖尿病“找上门”!

很多人在选择饮料时常常犹豫:是选口感好的含糖饮料,还是选择号称“更健康”的无糖饮料?最新发表在《糖尿病与代谢》杂志的



很多人在选择饮料时常常犹豫:是选口感好的含糖饮料,还是选择号称“更健康”的无糖饮料?最新发表在《糖尿病与代谢》杂志的一项针对3.6万名澳大利亚人、长达14年的研究表明,不论有糖还是无糖甜饮料,都会增加糖尿病风险。每天喝含糖饮料的人,糖尿病风险增加23%;每天喝无糖饮料的人,风险反而上升38%。

含糖饮料的危害主要通过导致肥胖间接增加糖尿病风险,而无糖饮料的风险则在排除体重因素后依然存在。这与甜味剂的特殊作用有关。

甜味剂虽然热量低,但会增加食欲、干扰胰岛素分泌、破坏肠道菌群,久而久之让葡萄糖代谢紊乱。人体尝到甜味时会误以为“糖来了”,胰岛素提前分泌,却没有相应的血糖升高,时间久了可能损伤胰岛素受体功能。同时,不满足的口感还会促使人吃得更多。

糖醇类如赤藓糖醇、木糖醇少量尚可,但长期大量摄入同样存在风险。有研究发现,它们可能增加血栓风险,还会在肠道敏感人群中引发腹泻、腹痛,甚至影响营养吸收。

运动能否抵消危害?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规律运动只能部分减轻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每周喝2瓶以上含糖饮料的人,即使运动达标,糖尿病风险仍上升22%;同等条件下喝无糖饮料的人风险增加7%。若运动不足同时又常饮甜饮料,风险更高。

不同研究对含糖和无糖饮料的危害孰轻孰重存在差异,但结论一致:二者都不健康。2023年世卫组织已明确指出,用甜味剂替代真糖,并不能帮助减肥或预防糖尿病。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吃甜的,最好从天然食物中获取,并严格控制总量。以酸奶为例,碳水化合物含量12%的有糖酸奶,其中约7.5%为添加糖,200克含约15克添加糖。如果不额外喝甜饮料或吃甜食,这个量并不会超过每日≤25克添加糖的最佳控量范围。

结论很清楚:无论是真糖还是甜味剂,过量都有害。不要被“无糖”二字迷惑,不论有糖还是无糖,甜饮料都应少喝,否则可能为健康埋下隐患。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范志红】

【编辑: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