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晚年,嫌弃50多岁的发妻张春华人老珠黄,不愿与她同房。他搬去别院,一去不复返,还对宠妾柏夫人吐槽:“那个该死的老东西,我看都不想看一眼。”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在这个乱世之中,司马懿作为曹魏国的重要人物,其智谋和手腕使他在乱世中站稳脚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深谋远虑的人,在处理自己的家庭关系时却显得异常冷漠,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发妻张春华。 司马懿,河内郡温县人,早年间便以卓越的才智被推荐给曹操。曹操见司马懿非凡,便重用之。而张春华,同样出生于河内郡的一个不起眼的家庭,却因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得以与司马懿结为夫妻。他们的婚姻,最初是建立在相互的尊重和理解之上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司马懿的权力越来越大,他开始忽视与张春华的关系。 司马懿晚年的时候,权势达到顶峰,成为曹魏国内权倾朝野的人物。然而,这时的他,已经对50多岁的张春华失去了兴趣,甚至嫌弃她“人老珠黄”,不愿与她同房,最后搬去别院,与之几乎断绝了所有联系。这对于曾经患难与共的夫妻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故事的发生在司马懿搬去别院之后。一日,婢女匆匆来报,说司马懿病倒了。张春华听后,内心五味杂陈,她知道这可能是修复夫妻关系的最后机会。她立刻前往别院,想要探望司马懿。然而,她的好意并没有得到司马懿的理解。病床上的司马懿见到张春华,不仅没有一丝欣慰,反而愤怒地说:“老物可憎,何烦出也?”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张春华的心上。她意识到,自己在司马懿心中的位置,已经沦为了一个可憎的老物。心灰意冷的张春华转身离去,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茫然和对过去的追忆。 在回去的路上,张春华思绪万千。她想到了自己与司马懿的初见,那时的司马懿还是一个满怀抱负的青年,而她也是一位聪明伶俐的少女。他们相互扶持,一同经历了那个乱世的风风雨雨。然而,权力和时间改变了一切,也改变了司马懿。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关系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司马懿会变成现在这样的人。 事情发生后不久,张春华便病倒了。在病榻上,她反复思考着自己的一生,思考着与司马懿的种种。她终于明白,人心隔肚皮,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疏远。她不再怨恨司马懿,只是对于这段婚姻感到无比的遗憾。在她去世后,据说司马懿非常悲痛,这或许是他内心深处对于张春华的一点点愧疚和怀念。 通过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故事,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即使在权力的巅峰,人的内心也可能是孤独和空虚的。权力和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包括人与人之间最初的那份纯粹。这个故事不仅是对司马懿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所有人在追求权力和名利时,不应忘记最初的人性和情感的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