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小分子蛋白wb小技巧

有宝子问我小分子蛋白如何跑,本人一直在跑15KD, 12KD, 20kd的蛋白,分享一些自己的小经验给大家。 ✅1.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选择(图2): ❗️第一:选择对的胶是关键的一步,不要让小分子蛋白对应的marker跑到胶的最下面。 若特别小的蛋白例如12KD,这时候选择10KD和15KD, 20KD分的很开的胶。 若跑出来的胶的最下面的两个marker挨的特别紧,例如:10KD和15KD挨的特别近,这时候不要孵育10~15kd分子量的蛋白,大概率不好看。 15以内的小分子尽可能选择15%或者13.5%的胶。 ❗️第二:选择浓缩胶长一些的胶去跑小分子(图3)。 (预制胶不在范围内)自己配胶的宝子,可以把浓缩胶配的长一点。 进入分离胶以后不要立马调电压,等marker更明显一些再调电压。 分离层调电压不要调太高,小分子低电压跑。 85v浓缩,让蛋白在浓缩胶里更聚集一些。 130v分离,非小分子蛋白我都150v。 ✅2.跑胶: ❗️第一:上样蛋白量比以往多一点。 日常跑胶20~30ug足够,跑小分子上30~40ug的蛋白,根据自己的目的蛋白调整。 尽可能使蛋白浓度高,上样体积小。(之前笔记提到过上样量对条带的影响) 用1.5mm的板跑小分子蛋白,条带成功率更大。 ❗️第二:跑小分子蛋白的时候loading带不用跑到胶的最下面(图4)。 跑到marker正常分离,目的条带跑出,即可转膜,不要跑到胶的最下面再转膜,越跑越容易翻车。 ✅3.转膜 小分子蛋白转膜最好用0.22的pvdf膜。 0.22的膜不用担心转过,小分子大分子可以一起转都没问题。 如果要用0.45的膜转小分子蛋白,记住一个原则:理论上1KD转1min,再比理论上多10min即可,转太久容易丢失蛋白信号。 例如:15kd的蛋白,可以85v恒压或350mA恒流转30min。 (封闭正常封闭即可,封闭完可以洗10min再敷一抗) ✅4.敷一抗: 保证抗体好用,增加孵育时间。我一般过夜孵育14h。 (评论区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