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在世时,每次看到古装电视剧里大户人家穿着绫罗绸缎,就会说起当年她也穿过这样的衣服。说完还扯扯现在她那身偏大襟的粗布衣裳,无奈地叹口气。 姥姥说,那时姥爷的家里,有兄弟五个,还有厉害的婆婆和爱捣乱的两个小姑子。他们家里生活条件一般,最让姥姥感到难受的是,姥爷哥五个都成家了,却还共同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吃同一个锅里的饭,而且她还要和妯娌们轮班做一大家子人的饭。 尤其让姥姥感到难熬的是冬季做早饭。外面冰天雪地,屋内也暖和不了多少,每天早起后,她都要先把水缸上面那层冰敲开,才能舀水。特别是要到外面的柴禾堆去拽柴禾,那真是冻得手指头都钻心疼。 姥姥刚结婚那阵,她做不好饭,经常将一大锅饭要么做成稀粥,要么把菜炖糊锅了,就为这,她没少被婆婆刁难。 姥姥说,婆婆天天扭着腿,坐在炕头让儿媳们给她点烟袋锅。姥姥给她点,她就特意不吸,或者直接把火吹灭,然后就说姥姥伺候地不好,以此为借口教训姥姥一顿,或者惩罚她多做一周的饭。 姥姥说她额角那块疤痕,就是她婆婆用烟袋锅给敲的。 我姥姥的娘家有钱,她之所以嫁给姥爷,是因为姥爷是个大夫,当时被人称为“先生”。 后来,姥爷去了另外一个乡做“先生”去了,姥姥自然也跟着姥爷走了,她从此就要离开婆家那一大家子人了,姥姥自然很是高兴。 那时的人虽然重男轻女,但是她娘家也给了她不少嫁妆。其中就有姥姥经常说的绫罗绸缎。 到了新的地方生活,姥爷家没有分到土地,后来,姥姥用自己的钱,要多购买点土地,可姥爷不同意,因为他这个做先生的,不会种地,对土地没啥感情。但在姥姥的坚持下,他们家最终也买了点地,据说不多,姥姥只在那块土地上种蔬菜。(妈妈说,夏末,她们跟着姥姥一筐筐往回拎豆角,晒干,留着冬季吃) 姥姥买地后的第三年,她们那里“胡子”就开始猖獗,家家日子过得都不安生。最乱那段时间,姥爷把家里的值钱东西都埋到园子里,其中就包括姥姥喜欢的绫罗绸缎,还有点首饰。 也不知村里谁说姥姥家有钱,“胡子”们就跑到姥姥家,气势汹汹跟姥爷要钱。想必那态度极度猖狂吧,姥爷生性胆小,在那些人的威逼利诱下,姥爷把藏东西的地方说了出来。 结果是,“胡子”们满意而去,而姥姥伤心得好长时间吃不下饭。后来姥姥说,她吃不下饭,一方面是伤心,一方面是埋在地下的粮食也被抢走了。 如此一来,姥姥难免会埋怨姥爷,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多买点土地呢。 这期间,姥姥一连生了五个女儿,有一个女儿两三岁时生病没了。姥爷一直盼望着能有个儿子。他的这个愿望,在姥姥四十五岁那年如愿以偿,姥姥终于生下了舅舅。可这个时候,他们家的日子已经开始走向贫困了。 我最佩服姥姥一点,她虽然不认识几个字,后期家里条件也并不好,可她坚持让四个女儿一个儿子读书。(如今她唯一在世的三女儿已经八十来岁了,经常看书打发时间呢) 有些事,真就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啊,后来那段动乱时期,姥爷家已经完全属于贫民了,家里穷得需要节衣缩食过日子,手里就那么一点点土地,算不上大地主,一家人自然顺利度过了那几年。(我记得母亲讲过她们吃玉米瓤子磨成粉做的饭,我不知道那是啥滋味) 特殊年代过去了,家家的日子慢慢地好了起来。我认为八九十年代,是人们幸福感最强的年代,家家不再为吃喝发愁,然后家里开始逐渐后置一些新东西,每添置一样物品,我们都会兴奋很久。 姥姥是有福气的,她见证了日子富强的过程。有时她坐在炕头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她就开始给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姥姥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年了,在她九十三岁那年的深秋,她如同往常一样脱掉薄棉袄睡觉,却再也没有醒来,就这样安详离世。)
姥姥在世时,每次看到古装电视剧里大户人家穿着绫罗绸缎,就会说起当年她也穿过这样的
一桐谈情感
2024-05-07 21:33:36
0
阅读: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