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云河 我是云河 2025年10月23日 00:44 上海

“嫁也别嫁到这个城市,这个城市人不好,外地人会慢慢被同化,再回老家就成了被人讨厌的人,孩子也难教育好,一代不如一代。”
这是一个老乡的跟帖。
是他看了我写的一篇文章《在上海打工的外地人,有多少是尊重上海的呢》之后的跟帖,我们在讨论的是,为什么在上海打工的外地人,明明是上海给了他们赚钱的机会和平台,他们不但没有感激和感恩,反而会谩骂和仇恨上海呢?他们反而会认为上海冷漠,上海人无情呢?他们都一致夸上海是个好地方,但是就是觉得上海人不好,上海人都是坏人,这是为什么呢?就像这个老乡在帖子里直接说“这个城市人不好”,他就是觉得上海人都不是好人,也不知道他为何会有这样的结论。
这个城市人不好!不好到啥样的程度呢?“不好”到嫁鸡嫁狗也不要嫁给上海人!这种对上海人的仇恨何止是刻骨铭心,简直就是不共戴天啊!
为什么啊?老乡,你要是留在老家,没工作机会赚不到钱,到了上海,能让你有工作能赚钱,怎么还委屈上了呢?怎么还对上海人仇恨上了呢?真的,真的,如果是我的话,再怎么,就算我不感激,至少我也不会仇恨的啊,况且还是这样的苦大深仇,我是真的很难理解的。我都有点想歪了,我想,这个老乡不会在智力上有什么缺陷的吧?缺心眼?
老乡说的“这个城市”,指的就是上海。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怨气?是有过悲惨的个人经历么?上海又不是只有几个人,这么庞大群体的上海人,被他一律统统归纳为“这个城市人不好”。
我琢磨了半天,觉得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深深的恐惧和自卑。
他说上海人不好,说上海冷漠无情。可他没说的是,或者也是他没有懂的,他眼里的“不好”,可能恰恰是我们上海人最引以为傲的东西:讲文明、守规矩、有契约精神。他觉得这些是“装”,是“排外”,因为他不习惯。在他的世界里,人情大于规则,灵活变通才是生存之道。所以,当他看到一切都按规矩来,他就觉得被冒犯了,觉得“没人情味”。
最让我觉得可笑也可悲的,是他说的“被同化”和“孩子难教育好”。在他看来,一个人学会了排队,学会了遵守交通规则,学会了诚信做事,就是“被同化”,就是背叛了老家,回去会被老乡讨厌。一个孩子在上海开了眼界,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难教育好”,因为不再好管教了。
这叫什么事儿?这不就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吗?自己融不进去,就干脆说整个葡萄园都是坏的。自己害怕改变,就指责所有试图改变的人是叛徒。“这个城市人不好,外地人会慢慢被同化,再回老家就成了被人讨厌的人”,老乡的这句话是让我很惊讶的,外地人被上海人同化成讲文明守规矩,再把这些带回到老家就会被老家的人讨厌,他们老家是一个还没有开化的原始社会么?
我为什么说这可悲?因为一个地方如果总是抱着这种心态,把进步看作是“同化”,把文明看作是“异类”,那它又怎么可能发展得起来呢?老乡的家乡为什么一直贫穷落后?答案可能就藏在老乡的这段话里。不是别人不帮他们,是他们自己关上了进步的大门。我觉得这是可悲的。
我庆幸自己生在上海,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这些“不好”的规矩和文明。这些东西不是负担,而是保护我们每个人的铠甲。而这,恰恰成了某些外地人不尊重上海,讨厌上海人的理由。
看到老乡的这个帖子,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明白,有些地方的落后,真的不只是钱的问题,更是思想和眼界的问题。
“这个城市人不好,外地人会慢慢被同化”,这,或许才是这件事最让人心酸的地方。


我是云河
日常的生活,随意的心情
400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