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采蘋 于以采蘋? 什么地方采蘋草? 南涧之滨。

采蘋 于以采蘋? 什么地方采蘋草? 南涧之滨。 就在南面溪流边。 于以采藻? 什么地方采水藻? 于彼行潦。 就在洼地那水面。 于以盛之? 这些水草用什么装? 维筐及筥。 圆的筥和方的筐。 于以湘之? 这些水草用什么煮? 维锜及釜。 有脚的锜无脚的釜。 于以奠之? 这些祭品何处摆? 宗室牖下。 祖宗庙里窗前排。 谁其尸之? 这回祭祀谁做主? 有齐季女。 少女季兰多光彩。 【注释】 ①蘋(pín);水草名,四叶相聚,中间有十字,故名田字草。 ②藻;水草名。有两种,一指马藻;另一指牛尾蕴,亦即牛蕴。皆可食。 ③行潦(lǎo):也叫“流潦”,下雨后地面积水向低洼处流动,故曰“行潦”。 ④盛(chéng):把东西装入器具之内。 ⑤筐:竹编的方形竹器。筥(jǔ):圆形的竹器。 ⑥湘:烹煮食以为祭祀之用。 ⑦倚(qí)三足锅,与鬲(lì)。类似。釜(fǔ):无足的锅。 ⑧莫:摆放祭品。 ⑨宗室:宗庙,祭祀祖先的庙宇。牖(yǒu)下:窗前。 ⑩尸:主持祭祀。一说尸主、祭主。或以为在上古母系社会,人类的个体只知有母,所以,周部族的祖先是姜嫄。周人祭祀姜嫄。要选出其后代中一位美丽的少女为神尸,以象征祖先,接受参祭拜。这个少女即尸主。 ⑪有齐:恭敬貌。一说美好貌。或以为齐国。季女:少女。 【评析】 这是一首描述女子接受“阴礼”教育结束时的一个程序——祭祀祖先神灵的歌。诗中叙述了少女们小心严肃地准备祭品的过程,也点出这回祭祀的祭主。 从《毛传》和《礼记·昏义》对应的说法看,这首诗所歌咏的,正是所谓“教成之祭”的准备过程(“牲用鱼,芼之以蘋藻”,)。 诗中所言应该是为一位贵族小姐举行的成年礼,因为祭祀的地点在宗庙。宗庙或称宗室、公宫,正是周代上层社会女子可以进行“性隔离”的地方。 我们把前面一些诗的有关描述与这首诗联系起来,就会看到,《诗经》中对古代成年礼有着比较完整的反映。 在即将结束教育,举行隆重的成年典礼的时候,那气氛是何等肃穆庄重;姑娘们小声地商量到什么地方去采集蘋和藻,用什么样的器具装这些洗干净的水草,用什么样的锅来煮,放在什么地方合适。 因为这些都有固定而严格的规定,不能有一点差错。从“采”而“盛”,而“湘”,而“奠”,而“尸”,井然有序。 最后点出主祭就是那位叫季兰的姑娘,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在她主持下进行的,她是主角。暗示她所受教育的成功——对祭祀过程的熟练,通过了“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全面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