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又闹大了!”河南郑州,女子把210万存进银行,老母亲病重,她去银行取钱,却发现210万一分不剩,竟被银行经理借给了别人,女子气炸了,可经理却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这钱虽然现在拿不回来,但20年后就会还清,到时候一样给你利息。女子去找银行负责人,对方却说这是经理个人行为,和银行没半毛钱关系。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倾向于将自己的钱财存在银行,毕竟银行被视为一个相对可靠的金融庇护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银行似乎也变的不再那么值得令人相信,把钱存在银行,也有可能面临一些风险。 2020年3月,河南郑州市民龚女士(化名)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将辛苦积攒的210万元存入当地一家知名银行。她期待着这笔钱能在银行里安全地增值,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她怎么也没想到,这笔钱竟然会在银行里不翼而飞。 当龚女士因母亲重病急需用钱,满怀希望地来到银行提取存款时,却发现账户余额为零。看着提款机上面显示的数字,龚女士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生怕是自己看错了,自己当初可是将210万元存在了这张银行卡上,怎么会没有了呢? 显然,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龚女士瞬间懵了。无法置信的龚女士再次输了银行卡密码,遗憾的是,不管她如输入多少次,结果银行卡显示的余额都是零元。 于是,龚女士找到银行工作人员进行询问,起初,柜员的态度还算不错,一边安抚着龚女士的激动的情绪,一边帮她查询银行卡的具体信息。接着,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后发现,龚女士的存款在此之前已经被转出了。 面对这一结果龚女士更加疑惑了,因为她本人从未来银行进行取款操作,更没有授权他人进行转账操作。可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从取款的银行流水看来,手续流程都是正常的,并无不合规的操作。 就在这时,龚女士突然想到了什么,在2020年存钱的时候,当时为她办理相关存款业务的客户经理宫某(化名)曾知晓她的银行卡密码,或许这件事跟宫某有关。 没想到,等到龚女士与宫某进行对峙的时候,宫某很坦然的表示她的210万元存款已经让自己"借给"了别人。听到这话,龚女士可谓是气愤至极,连忙质问宫某,指出他无权对自己的存款进行各种转账处理。 但宫某竟然恬不知耻地表示,虽然现在拿不回来,20年后就会还清,到时候一样会给龚女士利息。还告诉龚女士耐心等待着,钱不会少的,20年后连本带息全还给她。 换做任何人都会被宫某的言行愤慨,也太胆大妄为了,顾客的钱可以随意支配,显然已经侵犯了储户的合法权益。可宫某却丝毫不在意,未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碰到了法律的红线。 没办法,母亲还在等着急用钱看病,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拿到210万元的存款,随后,龚女士找到银行负责人,希望对方能给个说法时,岂料,银行方面却推卸责任的表示,这件事全都是霍经理个人行为,银行不知情,所以跟银行没有关系。 对于这一回应无疑让龚女士倍感无助,她意识到自己必须采取行动,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面对母亲重病的压力和银行存款不翼而飞的困境,龚女士无奈之下只得卖掉自己的房产,以解燃眉之急。 为了追回自己的210万存款,龚女士选择了法律途径。在律师的帮助下,她将银行和经理宫某告上了法庭。经过一段时间的审理,法院最终作出了以下判决: 法院认为,银行经理宫某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法院判决宫某归还所欠龚女士的210万存款及利息。而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具有监管职责,在这件事情上,银行没有尽到监管和管理的义务,也应当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 在这起案例中,不由得让我们反思,银行管理层的监管失职和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沦丧,给储户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后果。希望这一事件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切实加强金融行业的监管,保障储户的合法权益。 之后,这一事件曝光后,社会舆论纷纷指责银行管理混乱,漠视储户权益。人们不禁要问,银行作为保管客户资金的重要机构,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监管漏洞? 这不仅让龚女士的权益受到侵害,也使广大储户对银行的安全性和信誉度产生质疑。网民们纷纷表示,银行应该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客户资金安全,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