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忠即所以尽孝,男视死如归,含笑入地。 《南国江山如绣》之 凌义渠——大理寺卿 ——崇祯十七年三月,闯军兵临城下,大理寺卿凌义渠欲往长安门守卫,城门竟未开,凌义渠只得返回住所。 不久城门陷落,城内乱作一团,凌义渠神情悲愤,有门人来告知崇祯帝已经殉国,凌义渠闻之恸哭不已,以头撞柱,鲜血顺着头面流下染红了衣襟。 门人见状,赶紧上前劝慰。 凌义渠回道: “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死乃吾分也。” 门人再此援引旧事劝其留存有用之身以待将来。 凌义渠再答: “我身受国恩二十余年,虽也不愿死,可大义却不允许我苟且偷生。你我之间以道义相交,应该互相勉励,何故做小儿女姿态?” 门人见其死志坚决,只得离开。 凌义渠回到书房,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穷尽毕生心血所得的众多珍贵书籍册卷和著作,将手中油灯绝然抛入其中… 众人见其将平生所挚爱书作都化为灰烬,知道其以抱定必死之志,赶忙将家中所有绳子、利器、器皿等藏起来。 凌义渠见状,勃然大怒道:“你们以为你们这般作为,我便死不了了吗?” 随即指着面前的案几道: “我死志以定,用头撞这案几棱角,同样可以死,你们阻止不得。” 众人力劝不果,只好听从。 凌义渠见此,脸色也稍缓和,深深一礼道: “唉!虽然我也很痛心,但是我身早已许国,再难顾及其他,只好辜负了各位。” 凌义渠焚香净身,摆设香案,身着绯袍,南望遥拜。 礼毕之后,泰然为其父留下遗书: “尽忠即所以尽孝、男视死如归、含笑入地”。 书毕,对着一旁悲泣的仆从坦然说道: “我死以后,你们可以在我的棺椁上写上——‘死节孤臣凌义渠之柩’。” 而后慷慨赴死,时年五十二岁,后弘光朝追赠刑部尚书,谥号“忠清”。 《明史纪事本末》载: 【大理寺卿凌义渠闻难,以首触柱,流血破面,尽焚其生平所著述及评騭诸书,服绯正笏望阙拜,复南向拜讫,遗书上其父,有曰:“尽忠即所以尽孝,能死庶不辱父。”乃系帛奋身绝吭而死。】 《明季北略》载: 【时寇以三月乙巳犯都城,丁未味旦,公趋长安门,则无人门焉者,拱立达曙,门竟不启,乃返就舍。俄报城陷,人马群嘶,街巷填塞,公端坐旅次,神色凄然,须髯怒张。无何,鼎沸稍定,东鲁门人李某趋谒公,以龙驭宾天告。公闻之矍然,负墙号泣动地,举首触柱,血淋漓沾襟袖。李大惊,牵衣力持,劝无过激。公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死乃吾分也。复何辞。李援古曲喻,请留身有待。公曰:此不过欲缓我须臾死耳。身受国恩,二十载于兹,宫车晏驾,孤臣虽欲独生,义所不忍。李抱公泣,公厉声曰:与若道义交,当其相勖励,何儿女泣为?李拜辞去。公立灯下顾诸籍叹曰:噫!我手泽在是,忍捐弃贼手!俾涴我青编,乃命悉取火焚所评骘书及平生所著述。盖公生平无他嗜,独嗜书,自其对公车出入京华,跋涉入闽,使岷藩、典鲁试、镇吴臬、屏齐邦,缥缃累累十余笥,靡弗躬饬以从。退食暇辄手一编,虽酬应如猬毛不废。闻某所有异书,即殚精竭赀,百计购取。至是尽付煤烬于是,公客及诸僮仆知公志坚且决,潜取其室中,绳械器皿尽匿之。公怒曰:尔辈若此,我遂无死法耶?指前几曰:方觚棱棱,与头俱碎耳。客力阻之,不得,乃设为庭闱情至语动公。公改容谢曰:吾固痛心,然身已许君,义不能两全也。夜向晨会,有以升遐未实告者,仆遽以报。公徒跣出舍,道逢乡故,知凶问已确,遂急奔回,索冠服,仆以青绣衣进。公却之,命易绯袍,设香案,仆皆遮立不动。公曰:我一生僦居蔬食,于物无所恋,且世界中亦何物可恋者。今遇国难,此我毕命秋也。趋办事无濡迟。因正笏向阙拜复,南望遥拜,草上尊人书,有“尽忠即所以尽孝、男视死如归、含笑入地”语。笔墨莹然,点画不苟。以书授仆。且云:我魂先归侍左右矣。仆人环跪涕泣请后命。公曰:死后可书我柩云:死节孤臣凌义渠之柩。如是而已。遂就缢。时年五十二。南都赠公刑部尚书,谥忠清,祀旌忠祠。】 论明朝历史
“尽忠即所以尽孝,男视死如归,含笑入地。 《南国江山如绣》之 凌义渠——大理
聚频说历史
2024-07-24 21:17: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