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破界引智变 焕新蓄动能:第十七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引行业征程

【产学研视点】破界引智变 焕新蓄动能:第十七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2025)引领行业新征程初冬的北京中关村,创新气

【产学研视点】破界引智变 焕新蓄动能:第十七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2025)引领行业新征程

初冬的北京中关村,创新气息愈发浓厚。11月19日至20日,第十七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2025)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

这场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指导,北京亿文思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主承办、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行业盛会,以“破界·智变·焕新”为核心主题,汇聚2000余名会议及奖励旅游业界精英,成为洞察行业趋势、链接产业资源的高端平台,为中国会议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产学研视点王教授一行出席大会并深化交流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水利工程技术分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工程建设专委会、中国电子企业协会标准与技术成果转化工委会、产学研视点王建省教授一行作为特邀买家出席活动,并与多家参会机构进行深度交流。

王建省教授长期深耕产学研融合领域,在水利工程技术转化、工程建设标准制定等方面成果丰硕。交流中,他结合自身研究实践,围绕“科技成果如何精准对接会议产业需求”“工程技术领域产学研合作新路径”等议题与参会机构交流,强调会议产业作为资源聚合平台,在推动技术转化、促进跨领域协作中的关键作用。

期间,王教授一行与中国会议产业大会有关组织、多家地方会议协会及科技企业代表进行洽谈,就共同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培育会议产业与工程技术融合新业态等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各方同意,将以本次交流为契机,共享资源优势,推动水利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技术成果通过会议产业渠道加速落地。

此次参会展现了相关专业委员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积极作为,为工程技术领域与会议产业的跨界合作注入新动能,为后续深化多领域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大咖云集 共启行业思想盛宴

作为会议产业的年度标杆活动,CMIC2025的嘉宾阵容涵盖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学术专家及企业实操精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曲维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睿,北京市商务局会展处二级调研员周友林,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董事长茹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淮、首席研究员储祥银,中国会议产业大会联合创始人/秘书长张峰等嘉宾出席全体会议,从政策导向、产业生态、创新实践等维度为行业发展把脉。

主旨演讲环节,行业领军者们带来分享。曲维玺会长立足会展经济发展全局,剖析会议产业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定位与价值,提出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路径。杭州市城投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舒涛结合城市服务资源优势,阐述会展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关系。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董事长、总经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唐雪从场馆运营实践出发,分享智慧会展建设的实战经验,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样本。

高端对话环节成为思想碰撞的焦点。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淮担纲主持,与中关村论坛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武少源、中国·重庆科学会堂副总经理肖军、朗廷酒店集团中国华北区营销总监王岚、中国电子学会高级工程师李煜展开探讨。嘉宾们围绕数字化转型、消费升级下的服务创新、绿色会展落地路径等热点议题各抒己见,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为在场听众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聚焦核心 双轮驱动产业转型

大会围绕“会议产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核心方向,依托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科技会客厅”的定位优势,构建“趋势引领+实战落地”的内容体系。大会设置1场全体会议、6场专业论坛、2场实战工坊及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领导人圆桌会,覆盖产业全链条关键环节,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

场馆运营专场中,一线管理者们聚焦“智慧运营、降本增效”核心诉求,分享智能安防、数据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探讨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提升场馆服务品质与运营效率。实战工坊聚焦实操技能,行业专家围绕影像管理、环保材料应用等前沿领域倾囊相授,将多年积累的一线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实用方法。

“CMIC实战工坊”作为大会的创新举措,在大会举办史上尚属首次。这一环节打破传统会议“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让行业老兵的实操经验得以传承,为产业标准化发展筑牢基础,实现高端趋势研判与一线实操分享的全方位赋能,受到参会者广泛好评。

精准对接 释放产业交易价值

资源高效流动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CMIC2025将“交易对接”作为核心价值支点,在传统展位洽谈基础上大胆创新,打造“千人级大型会议活动洽谈专场”与“公关公司活动采购洽谈专场”,以“规模分级、精准匹配”策略提升对接效率,激活产业商业价值。

千人级大型会议活动洽谈专场定向邀约全国性社团组织代表参会,覆盖理工农医等多学科领域,为大型会议项目落地搭建直接沟通桥梁。公关公司活动采购洽谈专场聚焦公关活动市场,吸引众多公关公司、策划机构参与,通过自由对接模式激活产业链资源流动,促成多项即时合作。

除两大特色专场外,会议与奖励旅游展览会的展位预约洽谈同步进行。多样化的对接场景设计,匹配不同主办方的多元需求,让供需双方实现高效对接与资源互换。参会企业表示,大会搭建的对接平台针对性强、落地性好,切实为企业带来商业机遇,彰显出CMIC作为产业交易枢纽的核心价值。未来,大会将进一步细化供需双方需求,创造更多精准对接场景。

智库启航 构筑产业智力支撑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智力支持。为推动会议产业走向专业化、规范化与国际化,CMIC2025在全体会议期间成立“中国会议产业大会专家顾问团”,标志着大会从“资源聚合平台”向“价值共创平台”的深度升级。

专家顾问团汇聚产业研究、标准制定、企业实务等多领域权威专家,将为大会规划、行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与实践指导。聘任仪式上,产业链各方代表共同见证这一行业盛事,期待专家力量为产业发展注入专业智慧。未来,大会将持续吸纳行业顶尖人才,让顾问团成为推动产业创新的“思想引擎”,为中国会议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专委会落地 启动行业调研工程

产业发展需要国家级平台引领。2025年9月,经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批复,“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议产业专业委员会”进入筹备阶段。该专委会以国家级平台为依托,整合产业资源,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助力中国会议产业提升国际影响力,加速“会议强国”建设进程。

大会期间,中国规模性会议数据调研工作同步启动。此次调研将从社团组织与展馆两端入手,系统收集行业数据,构建权威、精准的行业数据库。调研成果未来将通过专委会定期发布,为企业决策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填补行业数据标准化的空白,推动产业发展更加理性、高效。

致敬标杆 “会奖之星”传递榜样力量

行业发展离不开标杆引领。本届大会期间,“CMIC2025会奖之星”系列奖项正式揭晓,涵盖“创新领军人物”“她力量女性会奖领导人”“最具影响力会奖目的地”等奖项类别,百余家企业与个人脱颖而出。

这些奖项是对获奖者过往成绩的肯定,集中展现了会议产业在创新服务、品牌建设、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成果。通过表彰先进、传递榜样力量,激励全行业以更昂扬的姿态突破创新,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产业整体水平提升。

绿色实践 引领可持续发展新方向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会展已成为产业转型的必然方向。CMIC2025首次将“绿色搭建”系统化落地,以技术创新与标准推广为核心,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会展样本,推动绿色理念从“倡导”走向“实践”。

大会现场搭建全面采用再生纸板、植物基油墨、模块化展台等环保材料,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与废弃物产生;智能能耗管理系统实时调控设备运行,优化能源使用效率。一系列务实举措,体现了大会对行业良性发展的深刻理解,通过降低资源消耗、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长期价值。

这种“实践引领+榜样激励”的模式,进一步凝聚了产业链上下游对绿色转型的共识,助力行业摆脱“高消耗、低附加值”的传统模式,迈向更健康、更具韧性的发展轨道,为会展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平台共建 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平台共建、价值共享”是本届大会贯穿始终的理念。从前沿趋势研判到精准资源对接,从智库支撑到标准建设,大会的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行业精英对“提升平台品质、推动产业创新”的共同追求,凝聚起产业升级的强大共识与决心。

参会者认为,CMIC2025是信息交流的窗口,是凝聚合力、激发信心的行业纽带。大会通过汇聚全产业链智慧,激活商业交易活力,构建完善产业生态,为产业指明了“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协作共赢未来”的清晰路径。

第十七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的举办,彰显了“中国会议产业大会”这一行业品牌的影响力与生命力,为中国会议与奖励旅游产业注入了信心与发展动能。展望未来,CMIC将持续发挥“行业风向标”作用,不断深化平台功能,拓展服务边界,携手全行业共同书写会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