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9 岁的战士张思德在烧炭时牺牲,警卫队长想就地掩埋遗体,不料毛主席震怒:“马上挖出来,保护不好他的遗体,就撤你的职!” 一九一五年,四川仪陇一户平凡家庭里,小张思德呱呱坠地。那时候啊,世道艰难,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小张思德打小就尝遍了饿肚子、缺衣少食的滋味。老话说得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张思德打小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也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容易。他心里明白,要想日子好过点,就得想法子改变现状。 到了一九三三年,仪陇来了支特别的队伍——红军。他们纪律好,心里还装着老百姓的难处。张思德听了红军的事迹,心里那个激动啊,十八岁那年,他就下定决心,要加入红军,为家乡、为国家出一份力。经过一番努力,他还真就成了红军的一员。 进了红军,张思德那叫一个勇猛又聪明。那时候条件差,吃的用的都紧巴巴的,他就带着战友们在山里找吃的,自己还尝那些没见过的野菜,生怕大家吃错了东西。有回啊,他差点因为吃了有毒的植物丢了命,可这事儿没让他害怕,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为老百姓服务的念头。“我得先试试,不然万一有毒,别的战友吃了怎么办?”张思德的话,让大伙儿心里都暖洋洋的。岁月流转,张思德的事迹像故事一样越传越广。记得那年冬天,冷得能冻掉下巴,他和几个战友在湖边溜达,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一瞅,不得了,是毛主席的车滑进湖里了!张思德二话不说,“噗通”跳进那冻人的水里,和战友们一块儿把车给拽了上来。这一救,不仅跟毛主席的心贴得更近了,也让张思德成了红军里的大英雄。 到了1942年,张思德又干了件大事。杨家岭那儿建礼堂呢,一根大横梁说掉就掉,眼看就要砸着人了。张思德一个箭步冲上去,拿自个儿身子当了回“人肉盾牌”,救了战友一命。毛主席亲眼见了,感动得不行,立马让人去救他,还夸他是好样的。 可惜啊,英雄的路总是坎坷。1944年,张思德烧炭的时候出了意外,就这么走了。毛主席一听,心里跟刀割似的,非得问问张思德最后咋样了,还不同意就地埋了。他说,张思德是为老百姓死的,得好好安葬,得让人记住他。就这样,又办了个隆重的追悼会,毛主席还亲手写了副挽联:“向人民英雄张思德致敬”,来纪念这位大英雄。张思德的生命虽短,但他的精神如同璀璨星光,照亮了后人的路。在那个困难的年代,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他不怕牺牲,只想着帮助别人,这种精神让很多人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断努力。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和幸福中,但别忘了那些为国家牺牲的先辈们。我们要记住历史,把他们的精神传下去,一起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