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王健林建立了5家万达,但需要使用上百吨的玻璃,采购员为了能拿回4万元的回扣,决定只从福耀玻璃采购。曹德旺了解之后,让总经理黄中胜离职。后来,某家玻璃厂为黄中胜开出了30万的年薪,但黄中胜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1999年,那会儿中国房地产市场火得不行,王健林一看机会来了,就用他敏锐的眼光,带着万达集团开始大步流星地扩张。那时候,中国经济正嗖嗖地往上窜,城市化速度跟开了挂似的,大家都想住得更好、更现代。王健林就琢磨着,全国建五个万达广场,既满足大家的需求,也让万达在全国打响名头。 “别小看坏事,也别怕做小事。”这话就是说,不管啥时候,咱都得守规矩,讲道德。那时候市场经济刚起步,有些地方还不太规范,有的商家就动歪脑筋。但真正能长久的,还是那些讲诚信、有原则的企业。福耀玻璃的曹德旺老板,就是这么个人,大家都说他靠谱。 再说回1999年,改革开放那阵风吹得人心都暖洋洋的,各行各业都铆足了劲往前冲,特别是房地产,火得不行。王健林的万达集团,那可是行业里的明星,他们打算全国建五个大广场,把商业地产这块蛋糕做得更大。这些广场,一个个都是大手笔,设计得又潮又现代,特别是那玻璃幕墙,闪得人眼睛都花,看着就高端大气上档次。听说一个广场就要用好几百吨玻璃,五个广场加起来,那玻璃得用多少啊!黄中胜,曹德旺身边的老战友,凭着多年的汗水和忠诚,坐上了福耀玻璃销售部的头把交椅。遇到个大单子,他自然是全力以赴。为了拿下这单,他私下找万达的采购头头,承诺给笔不小的“好处费”。这招还真灵,采购头头心动了,决定只考虑福耀的货。 可这事儿,曹德旺心里有数。他一听就火了,觉得公司的脸面比啥都重要,诚信才是金字招牌。就算黄中胜是自家兄弟,曹德旺也毫不留情,直接让他从销售部撤下来,去仓库管货。这决定在公司里炸了锅,有人觉得曹德旺太狠,不念旧情。但曹德旺心里有杆秤,他知道这是为了公司好。 黄中胜到了仓库,心里不是滋味,但也没说啥,埋头苦干起来。他的这股子劲头,曹德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慢慢地,黄中胜在仓库也干出了名堂,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外面的人也开始议论纷纷,说这位仓库新星以前可是销售高手呢。就在这时,黄中胜收到了一家对手公司抛来的橄榄枝,年薪高达30万,诱惑力十足。但黄中胜却坚定地摇了摇头,他说:“曹总当年对我的恩情,比金子还重。要不是我家遇难时他出手相助,我们可能真就无家可归了。他不仅给了我饭碗,还帮我家度过了难关。这份情,我这辈子都还不完。” 想当初,黄中胜刚进福耀玻璃那会儿,家里突遭变故,孩子得了脑瘫,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实在没办法,就去找了曹德旺。曹德旺一听,二话不说就给了钱,还把他们一家接到自己别墅住,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事儿,黄中胜一辈子都记得。 黄中胜的故事告诉我们,诚信和感恩有多重要。在这个花花世界里,能守住本心、不忘恩情的人真不多。曹德旺和黄中胜,这俩人就像活教材,告诉我们啥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啥是正能量。不管日子咋过,都得记得别人的好,珍惜眼前的一切。现在社会,市场竞争越来越猛,啥歪门邪道都出来了。但跟书里说的一样,只有那些守规矩、敢担当的公司和人,才能在这大浪淘沙里站得住脚,让人佩服、让人信任。黄中胜这么做,不光是夸他人好,也是说曹德旺那套生意经真管用。这一来,咱们不光看到了人心的好,还体会到了讲信用的厉害。 说到底,不管世界怎么变,讲信用和懂感恩这俩东西,都是社会往前走的宝贝。想成功啊,不光得会干活,还得会做人。这样,才能在乱糟糟的社会里找到自个儿的位子,活出真我的风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