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山东一位大娘给八路军做了小米饭,饥饿的战士们狼吞虎咽,然而他们突然发现不对劲,随后含泪对大娘说:“您不能欺骗我们啊……” 一九四零年那会儿,中国正跟日本鬼子打得不可开交,日子苦得没法说。山东那地界,费县东盘石沟,小村子一个,老百姓天天跟打仗较劲,活得跟逃难似的。那时候,大家都说:“宁做太平狗,不当乱世民。”听着心酸,可也道出了大伙儿心底那点盼头——安稳日子啊。 说到这方兰亭家,那日子更是难上加难。她男人周振仓,以前干地下工作的,结果让叛徒给出卖了,牺牲了。家里顶梁柱一倒,日子就更难熬了。可方兰亭是个硬气人,她接过男人的担子,继续帮着共产党,遇到共产党的同志,能帮就帮。 有天晚上,几个八路军战士,累得跟啥似的,逃到东盘石沟来了。一个个瘦得跟竹竿似的,但眼神里头那股子坚定,让人看了心疼。方兰亭一看,二话不说,就把他们领进了家门。战士们感激得不行,说能有个地儿歇脚就是天大的好事了。可方兰亭心里头不是滋味,家里穷得叮当响,连口热乎饭都张罗不出来,真觉得对不住这些英雄。看着战士们疲惫不堪的脸,方兰亭心里头沉甸甸的,整晚都睡不着。第二天一早,她悄悄带着女儿小兰出门了。等她们回到家,小兰却不见了,而方兰亭手里多了个沉甸甸的袋子。战士们正准备出发,方兰亭拦住了他们:“先别急,吃了饭再走!”战士们心里暖洋洋的,但又担心会给方兰亭添麻烦。方兰亭笑着摇摇头:“没事,你们放心吃。” 战士们坐下来,大口大口地吃着饭,但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指导员看出了不对劲,放下筷子问:“大娘,您是不是有啥事瞒着我们?”方兰亭犹豫了一下,还是笑着说没事。但指导员不放心,他注意到小兰没出现,就追问起来。 在指导员的追问下,方兰亭忍不住哭了出来。原来,她把小兰送到地主家当童养媳,换来了20斤小米,就是想让战士们吃顿饱饭。战士们一听,眼泪都下来了,他们放下碗筷,坚决地说:“大娘,这饭我们不能吃!您快把小兰换回来!”他们知道,自己革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怎么能让大娘为了他们牺牲小兰呢?战士们铁了心要帮忙,方兰亭看得眼泪直打转,她知道这些小伙子心意已决,也知道他们背负的责任重大。后来,在战士们的坚持下,指导员向上级反映了情况,还凑了一笔钱。这钱既救回了小兰,也让方兰亭一家子的日子有了着落。 小兰平安回来那天,眼泪哗哗地流,但眼睛里却闪着希望的光。方兰亭一把抱住女儿,感激的话儿说不完。这不仅是母女重逢的喜悦,更是军民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在闪耀。在那个艰难的年代,这份情谊就像冬天的太阳,暖进了每个人的心窝。 那时候,战乱不断,但方兰亭和小兰的故事就像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那段历史。她们为了革命付出了那么多,也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不管多远的人,多少的人,都和我息息相关。”在那个年代,每一个普通人都在发光发热。方兰亭和小兰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在最困难的时候,人性依然能闪耀出耀眼的光芒,也让我们懂得了,团结和互相帮助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的人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不断奋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