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011年,第12集团军摩步第34旅整编为机步旅,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2011年,第12集团军摩步第34旅整编为机步旅,背后究竟有何隐情?2011年,陆军系统迎来了一次重大调整,机步旅的数量
2011年,第12集团军摩步第34旅整编为机步旅,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2011年,陆军系统迎来了一次重大调整,机步旅的数量显著增加。在这一时期,增加的机步旅是怎样来的?

一方面,原有的装甲师拆分为一个机步旅(多启用已裁撤的番号)、一个装甲旅(沿用原装甲师的数字番号)。譬如,第65集团军装甲第1师拆分为机步第195旅、装甲第1旅。

另一方面,把部分作风优良、训练扎实的摩步旅整编为机步旅。南京军区第12集团军摩步第34旅就是在这一时期,由摩步旅整编为机步旅。

▲南京军区第12集团军演练旧照

诸君可能颇感好奇,摩步第34旅为何整编为机步旅?这背后又有何隐情?为了让大家深刻理解此类问题,本智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摩步第34旅的基本情况。

摩步第34旅是由第12集团军34师改编而来,这支部队可不简单,被誉为“小十二军”。大家可能好奇,“小十二军”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1985年百万大裁军,第12集团军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原第12军建制内的第34师执行北方乙种师编制,辖第100、第102、第103团及师炮兵团。

▲第12军34师旧照(图为郭兴福指导训练)

其中,第100团是军、师主力团,该团带有红军血脉,最远可追溯至于1932年11月重建的红25军74师211团。第100团能打硬仗、敢于吃苦,涌现出了不少英雄单位(个人),也是“郭兴福教学法”的发祥地。

第102团并非老34师的嫡亲,而是由第12军36师(老36师)106团(1950年12月调入,前身是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2团)改称而来的。第103团原属第35师主力团,该团是大名鼎鼎的“襄阳特功团”。

当时,第12集团军除了第34师,尚有第36(原第11军31师,1969年改称第36师,也可理解新36师)、第179(原属第60军)师,这两支部队并非老12军的嫡亲血脉。

所以,仅从血脉亲疏上来看,第34师堪称“二野劲旅,十二军精华”。这句话可不是本智者讲的的,而是来自刘华清上将的亲切赞誉。1998年五十万大裁军,第34师执行摩步旅编制。

▲第12集团军34师被刘华清誉为“二野劲旅,十二军精华”

2011年12月,摩步第34旅改编为机步旅。在本智者看来,摩步第34旅整编为机步旅的背后隐情,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作战体系进行了升级,完成了从单一机动向“火力-机动-防护”三位一体转型;

在展开本小节之前,本智者很有必要为大家介绍摩步旅和机步旅的区别。摩步旅是以轮式卡车运输步兵为核心,走的是“轻装机动+步兵突击”模式。在行进或战斗过程中,对外部的火力依赖(譬如炮兵、坦克分队)较大,防护能力也谈不上。

机步旅不一样,以履带式步战车为运载工具,此类装备将火力、机动和装甲防护整合到单兵作战单元中。说一千道一万,履带式步战车具有通过能力强、机动性能好及自身防护的优势,能够适应泥沼、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

▲我军某型步战车演练旧照

既然明白了摩步旅、机步旅的区别,那我们再看看摩步第34旅如何实现机步旅整编。彼时,摩步第34旅通过换装步战车、主战坦克、装甲指挥车等一大批信息化装备。在战训耦合的过程中,机步第34旅全体官兵聚焦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

步战车实现了火力自主化、机动与防护的融合,战场存活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战场持续作战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增强。换言之,“二野劲旅”从摩步旅到机步旅的转型建设,使该部从“运输、下车作战”模式升级为“机动中作战”,能够最大限度的适应现代高强度对抗需求。

此外,机步旅可通过重装甲、高机动和模块化编组,具备了跨域投送和战略威慑能力,这是摩步旅所不具备的隐形优势。

二、强化了信息化协同能力,构建起了“侦、控、打、评”的闭环链路;

如果把机步旅的步战车、主战坦克、装甲指挥车等信息化装备视为硬件,那么怎样让手中的硬件发挥出体系作战的战斗力,这就牵涉到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是为了改变依赖传统无线电和人工决策的不利态势,解决各单元信息共享滞后的问题。

机步旅强化了信息化协同能力,把各种数据信息化,通过各类信息化装备迅速实现作战指令的“上承下达”,从而构建起了“侦、控、打、评”的闭环链路。

▲我军某部地面装甲部队训练旧照

说的简单一点,地面装甲部队从发现目标到摧毁目标乃至于安全撤离的时间,大幅度缩短了。至于怎样实现,也不是什么高难度操作。

早在2008年,北京军区某炮兵团对老装备的信息化改装之后,所有的作战指令全变成了数据。此举,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构建观察所、目视观察、人工测算、语音传递等作业模式,发现摧毁目标仅用时10秒。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摩步旅到机步旅的转变,不仅仅是换了个名字那么简单,本质上是实现了从“人力+轻装备”向“技术+体系”的跨越。

▲我军东陆第72集团军某旅演练旧照

毕竟,现在的信息化战争是很残酷的,倘若无法适应不了信息化战争“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时代,就谈不上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

到了2017年新一轮军改,机步第34旅进一步升级,在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建制内,执行合成旅编制,此为题外话不再赘述。

—END—

评论列表

星海
星海 1
2025-05-06 21:43
摩托化升级机械化不是很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