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速度!电磁弹射第二舰扬帆起航

简讯:2025年11月14日上午9时左右,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解缆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

简讯:2025年11月14日上午9时左右,076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解缆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这次海试将主要检测验证四川舰动力、电力等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11月16日下午,四川舰完成为期3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返回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

舾装速度四川舰从下水到首次试航仅用了约11个月,这一速度引发了广泛关注。其快速试航的背后,体现了中国舰船工业的成熟与高效,也反映了电磁弹射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作为全球首艘整合电磁弹射系统与大型重载无人机的两栖攻击舰,其技术复杂度极高‌。从2024年12月27日下水到2025年11月14日试航,仅11个月便完成关键设备调试,得益于模块化建造和分类装载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上万家厂商协同的高效生产链‌。这种速度远超美军同类舰艇的建造周期,被美媒称为“史无前例”‌。

两栖攻击舰的革命

作为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其电磁弹射技术的应用‌、‌颠覆性的作战模式‌,标志着中国海军两栖作战力量正式迈入“准航母时代”‌。

四川舰是全球首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两栖攻击舰,其技术直接借鉴自福建舰的成熟经验,但首次将电磁弹射系统应用于常规动力舰艇‌。该技术具备启动快、能耗低、弹射效率高的优势,可支持从轻型无人机(如攻击-11)到重型固定翼战机(如歼-35)的多种机型起降‌。此外,四川舰采用双舰岛布局和全纵通飞行甲板,优化了舰载机调度能力,并提升了动力系统的耐损性。

作战模式从“平面登陆”到“三栖立体攻防”。四川舰的电磁弹射系统使其能够同时支持无人机蜂群、有人战机(如歼-35、直-20)和气垫登陆艇的混合编队,形成“察打一体”的空中走廊‌。这种模式可将传统登陆作战的伤亡率降低70%以上,实现“发现即摧毁”的闪电战效果‌。外媒评价其作战能力“仅次于航空母舰”,甚至可能改变未来战争模式‌。

和美国比比

中国海军的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与美国海军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两栖攻击舰代表。

尺寸

四川舰‌: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舰长263米,宽45米‌。

美国级‌:满载排水量约4.5万吨,舰长257.3米,宽32.3米‌。

载机

四川舰:‌全球首创在两栖攻击舰上采用‌电磁弹射系统‌,能够弹射起飞固定翼飞机(如歼-35)和大型无人机,并配备阻拦装置‌。电磁弹射使舰载机出动效率大幅提升,理论上能使歼-35的日出动架次提升3倍‌。‌

美国级‌:垂直起降‌模式,主要搭载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但F-35B在垂直起降模式下,载弹量和作战半径会受到限制‌。

舰载机配置

四川舰‌:可搭载‌歼-35‌(弹射型)、‌直-20‌直升机、‌固定翼预警机‌以及‌大型攻击无人机‌,机型组合更加多样,任务灵活性高‌。‌

美国级‌:主要搭载‌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MV-22‌倾转旋翼运输机和‌AH-1Z‌武装直升机‌。

作战能力与定位

‌四川舰‌:功能更为综合,不仅具备强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能力,还因其电磁弹射系统,在特定场景下(如对陆攻击、制海作战)能发挥出不逊于传统航母的作战效能,尤其擅长‌无人机作战‌‌。

美国级‌:主要定位于传统的两栖作战平台,同时可作为“闪电航母”使用,但在航空作业效率和舰载机性能上存在固有局限‌。

建造速度与技术迭代

‌四川舰‌:从下水到海试仅用时10个月,创造了全球大型两栖攻击舰建造与舾装速度的纪录,展现了中国造船工业的高效与成熟‌。

美国级‌:其3号舰“布干维尔”号下水后已逾两年仍未海试,暴露了美国造船业面临的劳动力短缺、设计变更等问题‌。

和日韩比比

算了,他们不配。

未来形态

四川舰的最大突破在于其‌电磁弹射系统‌,使其能够高效弹射重型固定翼无人机(如攻击-11隐身无人机),这是全球两栖攻击舰中的首创。‌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无人机的作战半径和载荷能力,还支持快速、高频次的无人机群出动,为“蜂群战术”提供了可能。‌与传统两栖攻击舰依赖垂直起降战机(如F-35B)相比,四川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在作战效率和灵活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四川舰的服役标志着未来海战将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演进。‌其搭载的无人机群可执行侦察、精确打击、电子战等多样化任务,降低人员风险的同时提升作战效能。‌此外,四川舰可能整合激光武器等定向能装备,进一步强化防御和攻击能力。‌这种“无人机母舰”模式将改变传统海战依赖有人战机的格局,推动战争形态向分布式、低成本、高强度的方向发展。

对于中国海军的意义

四川舰通过电磁弹射与无人机技术的结合,将两栖攻击舰的职能扩展至“空中打击平台”,未来战争形态将更依赖‌无人系统协同作战‌和‌智能化指挥体系‌。‌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也为全球海军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及建造优势

四川舰的电磁弹射技术采用中压直流方案,能量转化效率优于美国福特级的中压交流系统。其“无人机+有人机”协同模式,为低成本、高强度的分布式作战提供了新范式‌。美国媒体称其为“怪物两栖舰”,认为中国已率先探索无人战争形态‌。此外,四川舰造价约为12亿美元,仅为美国福特级航母的十分之一,具备批量建造的可行性‌。

战略威慑与区域平衡

四川舰的服役强化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其无人机群可前出700公里执行侦察和中继制导任务,扩展舰队感知范围‌。外媒分析指出,该舰可能改变两栖作战的政治决策逻辑,通过降低伤亡率(预计下降60%)和压缩作战时间(从5-7天缩短至3天内),增强对潜在冲突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