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检察监督后,对检察院何时会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的疑问,通常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证据充分性以及是否符合法定的监督条件。一般而言,检察院会根据案件的性质和错误程度,选择不同的监督方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检察建议抗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核心要点:该条文明确了抗诉和检察建议的适用情形。抗诉主要针对生效裁判的错误,由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提出;而检察建议则可由同级检察院对同级法院提出,适用于生效裁判错误或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等情形。
《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第八十九条【监督情形】
“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提出抗诉或者检察建议。”
核心要点:该规则细化了检察院提出抗诉或检察建议的具体情形,即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的再审条件。
《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第一百零一条【审查期限】
“人民检察院受理当事人申请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监督的案件,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查终结,但公告、鉴定、评估、审计、专家咨询等期间不计入审查期限。有需要调查核实、组织听证等情形的,经检察长批准,可以延长审查期限。”
核心要点:该条文规定了检察院办理监督案件的审查期限,一般为三个月,但特殊情况可延长。这为您提供了时间上的预期。

特征
检察建议
抗诉
提出主体
同级人民检察院
上级人民检察院
适用对象
同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调解书或审判程序中的违法行为
下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调解书
监督力度
相对柔性,属于建议性质
刚性更强,必然启动再审程序
适用情形
生效裁判存在法定错误,但可能情节较轻;或审判人员存在违法行为
生效裁判存在法定错误,且情节严重,需要上级法院直接纠正
二、具体情形分析何时提出检察建议:检察院经审查后,如果认为生效裁判存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的错误情形(如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等),但错误程度尚未达到必须由上级检察院抗诉的程度,或者属于审判程序中的违法行为,通常会向同级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自行纠正。
何时提出抗诉:如果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生效裁判的错误非常严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的情形,且需要由上级法院通过再审程序予以纠正,则会提请上级检察院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抗诉一旦提出,法院必须启动再审程序。
三、结论与建议审查期限:检察院受理您的监督申请后,一般会在三个月内审查完毕并作出决定(特殊情况可延长)。您需要耐心等待检察院的审查结果。
结果预期:检察院会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如果认为您的申请符合监督条件,会依法提出相应的监督意见;如果不符合,会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的决定。
应对:
保持沟通:积极配合检察院的调查核实工作,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
耐心等待:理解检察院的审查需要时间,特别是对于复杂案件。
总结:检察院会在法定期限内对您的申请进行审查,并根据案件错误的具体情况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向同级法院提出检察建议,还是提请上级检察院提出抗诉。请耐心等待检察院的审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