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祭祀节日,历来都会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个时期正处于仲春向暮春转换的时间节点,正应了古诗中所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5日我们就将迎来清明节气,清明前节后雨水不断增多,万物都开始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大地也呈现出一片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就是祭祖踏青,每到清明节前后,大家都会纷纷相约回老家祭祖扫墓,缅怀自己的祖先。祭祖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大家也趁此机会聚一聚,聊聊家常,联络一下感情。祭祖一般都会准备鲜花、纸钱、香烛等物品,在祖先的坟前跪拜,表达对祖先的尊敬,以及希望祖先能保佑子孙后代家族兴旺。

今年的清明节就在4月5日,马上就要到了,不过今年清明假期也比较特殊,只有一天假,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都没法赶回老家上清明坟。再加上今年的清明节在农历的闰二月,农村有些地方讲究“闰月清明不上坟”,所以很多人都已经提前回家祭祖了。其实我个人看来,清明这个节日只是一个形式,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其实任何时间祭祖都是可以的,很多地方在过年的时候也会祭祖。
今年的清明节除了在闰二月之外,还有一个特殊之处,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今年的清明可谓是“三节”相逢,百年一遇,一起来看看是哪“三节”吧!

上巳节其实也属于一个传统的节日,只不过了解这个节日的人比较少,在这一天我们都要去黄帝故里寻根拜祖。早期的时候,上巳节当天古人要去河边沐浴,寓意洗掉霉运灾害。但现在这个时候,去河边沐浴显然还是非常冷的,所以后来就渐渐演变成“曲水流畅”,不需要沐浴,在河边吟诗咏颂就可以了。
上巳节之所以鲜为人知,主要是少数民族过这个节日的比较多,壮族就将上巳节作为一项盛大的传统节日来庆祝,那氛围能赶得上春节了。
上巳节一般在农历辰月的第一个“巳日”,今年的清明节是辰月的开始,正好赶上“葵巳日”,所以今年的清明节就和上巳节重叠了。

提到寒食节,估计很多人也并不熟悉,单从这个节日的名称上来看,寒食的意思就是“冷食”,也就是说在这个节日里不能动烟火,只吃冷食。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寒食节也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和清明节的习俗类似了。
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正常都在清明节的前后一两天。但因为今年的清明节是闰二月十五,正好和寒食节赶在了同一天。至于寒食节的由来,主要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因为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因此下令这一天全国上下都不准生火做饭。但是如果在这一天去祭祖,很显然是要点火烧纸的,所以如果注重寒食节习俗的人一般也都会避开4月5日当天去祭祖。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在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主要习俗相信大家也都熟知,就是祭祖扫墓和踏青,我在这里也不多加赘述了。不过在清明节扫墓的时候也有一些忌讳:比如不要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不要带年纪太大的老人和年纪太小的孩子以及孕妇去上坟。
对于这三个节日,大家是不是都已经了解了呢?今年因为闰二月的缘故,清明节和上巳节、寒食节重叠,我们在同一天过三个节日,确实是很罕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