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之旅(6)大同博物馆: 从九龙壁乘车来到大同市博物馆,外观奇形怪状的,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基本陈列分为“沧桑代地”“魏都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四部分,以及《大同恐龙》、《梵语清音》等专题展厅。最值得细细观赏的当属北魏、辽、金三代遗存。 大同最为辉煌时期当属北魏国都的那段历史。南北朝的时候,北方少数民族鲜卑的一个部落唤作“拓跋”,意为“鲜卑父、匈奴母”,正是拓跋鲜卑创立了北魏。 开国的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皇始三年(398年)迁都平城(大同),正式称帝,开启了大同作为国都的历史!!此后大同作为北魏国都97年,历6帝7世,此间的平城,郭城周长32里,人口上百万,商旅云集、使者不绝,名符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 到第七代孝文帝拓跋宏亲政,奉嫡祖母冯太后为太皇太后,祖孙实行“太和新制”,为北朝乃至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镇馆之宝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文物:北魏木版漆屏风画、石雕棺床、北魏陶俑系列,从侧面反映了“太和新制”这场改革的成果。 五块较为完整的木板漆画,每幅画上都有文字题记,反映了当时平城的社会风尚,是不可多得的北魏墨书真迹;石雕棺床上雕有伎乐童子、各种珍禽异兽、身躯矫健的胡人护法力士,堪称北魏时期石雕艺术精品;长长的斜坡形展台上,238件陶俑整齐排列的北魏陶俑阵,威风凛凛,有点儿秦兵马俑的阵仗,生动地再现了鲜卑铁骑的雄风! 司马金龙是东晋皇族后裔,东晋末年,其父司马楚之为避东晋祸乱,投靠北魏,被封为琅琊王。据墓志铭记载,司马金龙承袭琅琊王爵位,官至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卒于太和八年(484年),谥号“康”。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至洛阳,平城仍为北都。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再次分裂为北齐与北周,北周灭北齐,鲜卑贵族杨坚上位国号隋,李氏父子灭隋肇建大唐,北魏为隋唐盛世筑造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大同有云州和云中郡之称。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从此大同成为辽地之西京,辽金是大同的又一辉煌时期,是当时的佛教中心之一,至今八大辽构,大同占其二! 明清时期的大同,是北方军事重镇,明朝设九个边防重镇,大同镇位居“九边之首”。作为拱卫北京最重要的宣大防线要塞,大同的城墙更是修的高大威严,享有“巍然重镇”,“北方锁钥”之誉。 大同的荣耀与辉煌,自北魏始。从唐代云州到辽金西京,乃至明清边防重镇,大同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的金戈铁马、烽火连绵!! #大同的历史文化# #一起去过大同# #大同博物馆壁画# #大同梦回#
大同之旅(6)大同博物馆: 从九龙壁乘车来到大同市博物馆,外观奇形怪状的,没看
如意吉祥的祥子吖
2024-09-14 10:47: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