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查!”河南新乡,一男子拉48吨货,经过地磅却显示70吨,超重21吨,被罚

兰亭说事 2024-10-01 00:12:35

“必须严查!”河南新乡,一男子拉48吨货,经过地磅却显示70吨,超重21吨,被罚款10500元,男子认为地磅有问题拒交罚款,但收费站却以滞纳金为由让男子赶紧交钱,事后男子申诉16次仍无果,而遭遇这一情况的货车司机,不止他一个…… (信息来源,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315》) 夜幕降临,新乡市的公路上车流渐稀。李师傅握紧方向盘,眼睛紧盯前方的路况。 他已经连续开了,近10个小时的车,疲惫感开始侵袭全身,但他知道还不能松懈。作为一名资深货车司机,李师傅深知夜间行车的危险性。 "再坚持一会儿,过了前面的收费站就到家了。"李师傅在心里默默给自己打气。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收费站,却成为了他最难忘的噩梦。 当李师傅的货车,缓缓驶入卫辉监测站时,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他熟练地将车开上地磅,等待称重结果。然而,当工作人员报出数字时,李师傅惊呆了。 "70吨?不可能!"李师傅下意识地喊道,"我这车连货带车最多就48吨,怎么可能超重21吨?" 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回应:"地磅显示就是70吨,按规定你超载了,得罚款10500元。" 李师傅感到一阵晕眩。作为一名有着15年驾龄的老司机,他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 他一直以谨慎和守规矩著称,甚至在同行中有"秤砣"的绰号,意指他总是精确控制载重。 "这地磅肯定有问题,"李师傅坚持道,"我刚刚在上一个治超站过磅,还是正常的。能不能重新称一次?" 然而,工作人员并不理会他的请求,只是冷冷地重复着,规定和罚款金额。 李师傅感到既愤怒又无助,他决定拒绝交罚款。 就这样,李师傅的货车被扣留在了监测站。他开始了漫长的申诉过程,希望能证明自己的清白。然而,现实远比他想象的要残酷。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师傅几乎每天都往监测站跑。 他提供了之前过磅的记录,找来同行作证,甚至请来了专业人士,分析地磅可能存在的问题。 然而,这些努力似乎都石沉大海。 "李师傅,你要是不尽快交钱,还得加收滞纳金和停车费。"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警告道,"现在欠的钱已经超过15000了。" 李师傅感到深深的绝望。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没有了货车,就意味着没有了收入。 家里的老母亲还等着他的赡养,孩子的学费也快到期了。每一天,压力都在增加。 就在李师傅快要崩溃的时候,他想到了最后的办法——求助媒体。 当地一家媒体听说了李师傅的遭遇,决定进行调查。记者采访了李师傅,也走访了其他货车司机。令人吃惊的是,类似的遭遇并不罕见。 "我去年就遇到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司机说,"那次显示超重15吨,我知道肯定有问题,但为了赶时间,还是交了罚款。" 另一位司机则表示:"这种事我们敢怒不敢言。你想想,我们一个月能挣多少?罚款一交,可能大半个月的收入就没了。但不交又能怎样?车子被扣,连工作都没法干了。" 记者的调查显示,在货运圈内,约有一半的司机遇到过类似情况。 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缴纳罚款,只有极少数像李师傅这样坚持申诉。 在媒体的介入下,监测站终于同意,重新检测地磅。结果令所有人震惊,地磅确实存在严重问题,导致测量结果严重偏差。 "我们深感抱歉,"一位负责人表示,"这是由于磅台年久失修导致的。我们会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最终,李师傅取回了自己的车辆,罚款也被撤销。然而,这场噩梦般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这起事件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开始质疑,像李师傅这样的遭遇到底还有多少? 那些选择默默缴纳罚款的司机们,是否也应该得到公平对待? 当地交通部门表示,将对全市的地磅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承诺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申诉机制。 然而,对于李师傅和其他货车司机来说,重建信任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0 阅读:3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