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鞋业的圈子里混,通常会看到以下三个词:
超纤、粘着、龟裂。
第一个:超纤。
它是一种常见的人造合成材料,耐磨、透气、手感好,被用于很多中高端的运动鞋和滑板鞋等上面。

图片来自豆包
第一眼看到这个字时,我们很自然的想到,纤就是纤维的意思,所以应该读超纤(xiān),事实上也是这样读的。但在鞋子的这个圈子里,如果你和人家说超纤 (xiān),估计会有一些人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因为在鞋业里,更多人是说这个超纤(qiān)。 鞋材市场上也是这样叫的。如果你要刻意地纠正说它就是叫超纤(xiān),我相信,会有人给你一个大白眼。
第二个:粘着
如果上网查一下,这个粘字,要是做动词,一般读粘(zhān),粘到哪里。读(nián)时,是用作姓。那我们在说这个鞋子的粘贴的时候,是读(nián),还是读(zhān)。最近在参加一个会议时,我们专业的实验室人员,就读粘(zhān)贴,但是在福建这边,更多人读粘(niān)贴。

图片来自豆包
粘着这个词,大部分人都说是(niān zháo)。我们在说拉力不行时,就会说粘着(niān zháo)不好。如果你去查字典,实际上是查不到粘着这一词的,因为粘以前是写黏字。早年我在台资厂里,这个粘着是写成黏着。只是这些年,大家都简单的写成了粘着。做鞋的人,也都看得懂,听得懂。
最后一个,龟裂
如果问小学生这个词读什么,一定会说(jūn liè),通常是指鞋材料表面裂开像龟一样的纹路,特别是皮料,鞋头的橡胶(RB)等。

图片来自豆包
但是在做鞋里,因为裂的纹路像乌龟,那就读(guī liè)了,这样简单粗暴,又形象,大家也容易理解 。
至于这些发音,在鞋子圈里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因为鞋子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早年工人的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太专业的词,不好记,而现有的读音反而好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通用的说法,就像现在的说服二字读一样。
2、台湾制鞋行业开始的比较早,国内很多企业都沿用了台湾的术语或叫法,慢慢也行成了现在的叫法。
3、随着从业人员地方口音的加入,读音也慢慢变了,比如西南的鞋子读成(孩子),曾经也有一段时间,大家问做鞋的人做什么,我们也会开玩笑说,在做孩子。

此前,还有一则趣事,权且当作收尾,讲予诸位听。
话说有几位鞋厂工人,在放假之时,到河边游玩。忽然,一人高声呼喊:“我的孩子掉水里啦!”众工友听到,不假思索,即刻下河协助寻找那孩子。一群人找了很久,都一无所获。直至最后,那呼喊之人在不远的地方,找得自己的鞋子说:“终于找到我的‘孩子’了,不然还得再买一双。”
你还知道哪些鞋业里通用又非正式的读音,欢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