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一线城市的高级白领和小县城的副县长,哪个更好? 我写了一篇文章,下面有很多人评论,绝大多数都表示高级白领和副县长没办法比,甚至还不如一个乡镇镇长。 当然,这些评论的人,既不是高级白领,也不是副县长,他们甚至连高级白领的生活都没有任何体验,连副县长都没有见过。 他们为什么如此坚定地认为副县长一定更好呢? 因为从他们出生以来,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告诉他们,要做人上人,要做官挣大钱,要获得很高的社会地位,要受人尊敬,要掌握权力,要竭尽全力地去获得资源,买豪车豪宅,享受最奢侈的生活,玩最偏亮最出名的女人,或者嫁最有钱最有权的人,这才算是成功。 身边的几乎所有人,也是这样不停地去追逐这些东西的。 人人都这么想,都这么做,这就是文化。 想做人上人,追逐权力和地位,想要挣大钱,住豪宅开豪车,玩女人,这些都没有错,但会出现两个问题。 一是这些东西,是欲望而不是需要。需要就像肚子饿了,吃饱了就满足了。而欲望就像吸毒一样,是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的,只能是不停地加大剂量,不停地变态、极端地去满足,永无止境。 我问过母亲,对现在的生活有何感想?她说,现在过的日子,三四十年前根本就不敢想,梦里都不敢想。 回想我十多岁时的生活理想,压根不敢想象能过上现在的生活,不管是房子、车子、旅游等等,都超过了我当初最好的想象。 很多人其实都过上了有房子住,十来万的车子,吃喝不愁,生活不愁,节假日还能偶尔出去旅游一次,有托底保障的生活。 但是,几乎没有人满足和快乐,因为他们还想要市中心的三室一厅,甚至是大平层;他们还想要奥迪宝马,因为那个谁谁谁已经买上了;他们不满足于做一个默默无闻,没有任何影响力和所谓地位的人,还想要去游走于各种饭局,或者追求有一个一官半职,能享受一定的特权,得到别人的点头哈腰;他们很多家里有和谐美满的家庭,但依然还想要在外面享受年轻美丽的肉体。 因为只有拥有这些东西,才算得上成功。 欲壑难填,尤其是对社会地位、权力、财富等等这些东西的无底线攀比和追逐,是让绝大多数人无比痛苦的根源。 二是很多人的能力,以及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让他们的权力和财富欲望不可能得到满足。 每个人都想成为富豪,大部分人也往往自以为是、自大地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不能成功地得到权力、财富和地位,只是因为社会不公。 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的能力,只能是普通,而且是极其普通。单纯从能力来看,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里,都只能是别人吃肉,自己跟着喝点汤。 但读过几年书,有一定文化的人,通过互联网和周边环境了解一些信息,还能有这样自知的人,少之又少。反而是很多没读过书,没什么文化,一辈子生活在传统农村的人,会有这样的自知。 时代好了,大多数普通人,也能跟着时代的大潮,啃点骨头、喝点汤。就好比十年前经济特别好的时候,做房产中介很多都能月入好几万,随便做什么行业,都能挣钱。 但到了经济不好的时候,比如现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的普通人,喝汤都很困难了。别说普通人了,随便关注一下近几年名校学生的就业就知道了,很多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要去抢街道公务员的岗位了。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去报考教育部下面一个事业单位的职位。美团外卖骑手中,又有多少曾经是名校生,甚至是名校硕士生? 能力够不到、时代环境不好,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就算能力够不到,时代环境不好,大多数的中国人,依然执着于对权力地位、财富,豪车豪宅等等这些东西的信仰和追求。 求而不得,自然就会痛苦。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越大,这种痛苦也就越大。 工作了十三年,我见过各行各业的人,也和其中的很多人聊过;在互联网上也看过很多东西,也写过很多东西,也和很多读者在评论区讨论过;也曾经和多年不见的同学、朋友彻夜深谈过,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 大家每天脑子里想的,几乎都是那个谁谁谁升官了、挣大钱了、买豪宅豪车了,过上如何好的生活了;我们应该想点什么办法去升官发财,去搞点事情;如何去把孩子培养成班级前几名,考上好大学,走向成功等等。我几乎没有见过几个人讨论应该读点什么书,如何去提升自己的智慧和境界,如何获得精神上从容和平静,如何去真正地爱自己的丈夫、妻子、父母、孩子,如何去和朋友建立一种纯粹的精神信赖,如何去快乐地生活。 中国人的价值观里,只懂成功,不懂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此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一线城市的高级白领和小县城的副县长,哪个更好? 我写
马良评娱乐
2024-11-20 22:10: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