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有过这样尴尬的经历:早上醒来后,会发现身下黏黏的,掀开衣物后还会有一股异味,即便是每天都洗澡,这种难闻的气味也还是会出现,更有甚者还会时常感觉下身瘙痒,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可能还会发现贴身衣物上有一些黄黄的分泌物。
对于这一系列相信,不少人也会试图在网上来查找原因,而男性得到的结果大多都是阴囊湿疹,女性则就是一些常见的妇科炎症,其实,关于这些问题的病机,在中医看来,都可以归属为肝胆经的湿热下注。

在金元时期,有一个名医叫做李东垣,他当时治疗过一名患者,此人外生殖器有一股很严重的异味,但却一直没有接受治疗,就诊前几天一直饮酒,于是就出现了腹部不适的症状,那么,对此,李东垣究竟是用什么妙方来进行改善的呢?当时,他给患者开了一副中医名方,即“龙胆泻肝汤”,而这个药方不仅可以治疗下体异味,许多相关病症,其实也都能通过这个药方来加以改善。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总共由10味中药配伍而成,分别是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以及生甘草,现代有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单从方剂名称,我们其实就能获取两个关键信息,一是此方重用龙胆草,二是这一药方主要用于治疗肝胆病症。
龙胆泻肝汤能够清泄肝胆里的湿热实火。肝胆里的实火,多与情志不遂或是外感火热、自身饮食过于辛辣,触犯肝胆经息息相关,若是肝气在身体里生成内火,那么就会导致实火上炎,在症状表现上,患者常常会有烦躁、口苦、失眠多梦、耳鸣耳聋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

而肝经里的湿热,则大多是因为受了外在湿邪的侵袭或自身嗜酒肥甘,化生湿热,导致脾胃运化出现了异常,如此便会让湿邪在身体里聚集,郁久化热,在症状表现上,这类患者常常会有阴痒、阴汗症状,妇女会带下黄臭,另外,还会影响到脾胃健康,出现纳呆、恶心、大便稀溏等脾胃湿热病症。
中医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因此,对于上述症状表现,在治疗时,就一定要先将这些湿热邪火给化解,而龙胆泻肝汤里的龙胆草就是一味味道很苦的药材,具有寒性,同时归入身体里的肝胆经,既能将肝胆里的实火化解,又能清利肝胆里的湿热,直达病灶,同时,方中的黄芩和栀子也是医家常用的清热药,能够辅助龙胆草泻火燥湿,增强龙胆草的功效。
不过,大苦大寒的中药虽然可以很好地将湿热化解,但也会不可避免地伤及其他脏腑,于是,此方就运用了木通、泽泻和车前子,这三味中药可以让身体里的湿热随着二便一起从体内排出,这就相当于给湿热留了“门路”,避免其在身体里聚集,以便于更好的将病症改善。

湿热病邪既然已经从身体里祛除干净了,那么,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脏腑功能,对此,龙胆泻肝汤里便使用到了当归、生地、柴胡和甘草,当归和生地可以养血滋阴,祛除体内湿热的同时,还不伤及自身正气,另外,由于方剂里的苦寒药太多,可能会导致肝胆的升发之气被抑制,所以,便引入柴胡来舒畅肝胆,最后的甘草主要是起着调和诸药的作用,并且还能护胃安中,防止苦寒伤胃。
当然,龙胆泻肝汤的治疗病症是很广泛的,除了上述所说的这些病症外,对于阳痿、偏头痛等病症,也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治疗和改善效果。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