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热度不难,难的是长赛:卡牌的关键在玩法与秩序

纸片,成了潮玩的主角。20 日晚 8 点,TOPPS 与 THE MONSTERS/LABUBU 的联名收藏卡开闸。标价

纸片,成了潮玩的主角。

20 日晚 8 点,TOPPS 与 THE MONSTERS/LABUBU 的联名收藏卡开闸。标价 469 元、60 天预售、每人限购 5 套——看起来门槛不低,但页面很快切换到“无法购买”。紧接着,二手平台出现 ≈600 元 的转卖价,溢价约 30%。这一次,“拆盒”不在玩偶,而在卡面。

这套卡与 THE MONSTERS 十周年巡展绑定:卡面的视觉元素复刻自展览装置,LABUBU 创作者 龙家升亲绘形象,套装里埋了签名隐藏与折射等特殊卡种——既像在抽艺术品,也像参与一场展览的延续活动。巡展的热度加持(包括库克到场的舆论焦点)把收藏情绪推到线上,抢购就此成形。

LABUBU 的火只是镜头的一角。宝可梦加速推进简中版卡牌,发售常见“秒空”;卡游等本土厂商在渠道、赛事上拼抢;爱奇艺、阅文等内容平台跨界做影视 IP 卡,单品 GMV 过亿元 的案例已经出现。

一个共识在变得清晰:要想持续,卡牌不能只靠“限量”与“稀有”,更需要 TCG(对战玩法)+ 赛事体系 的支撑。杨躺躺提到,像宝可梦那样的玩法生态,才是留住用户、提高复购的关键;要让 LABUBU 这类潮玩 IP 承载完整对战系统,挑战很大。卡游曾凭奥特曼卡牌席卷校园,2021/2022 年销量 12.71/22.86 亿包(盒),而 2023 年前 9 个月仅 10.40 亿包(盒),回落明显。接近卡游的人士称,企业不会通过限量配合二级市场炒作,定位仍是“娱乐产品”,追求量与品质,而非投资标的。

赛道拥挤,供需平衡是“生命线”

赵海楠(华创证券传媒分析师)提醒:卡牌价值的核心仍是稀缺性与秩序。如果过度复刻经典卡、随意抬高产量,稀缺被稀释,二级市场会出现“供给过剩、需求透支”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用户结构在变化:15—35 岁仍是主力,女性比例在上升,题材也在变得更分层。产业端也在密集化。按照 天眼查的工商侧观察,目前国内与“卡牌”直接相关的市场主体在 2000 家量级,地理分布以广东、辽宁、海南更为集中,上游印刷、下游赛事与交易平台正在拉长链条——这条供应链越长,越需要评级、公信交易、版权保护等基础设施把信任“垫牢”。

过去两年,中国卡牌市场更像一台快引擎:热点 IP 带来短促高峰(如年中随《哪吒之魔童闹海》拉起的卡牌风潮),但生命周期偏短的问题反复出现。要走进下半场,答案几乎写在黑板上:

玩法拉动:把“拆卡”变成“对战”“组牌”的长期活动;

赛事维系:稳定举办、规范规则、形成圈层文化与可持续流量;

基础设施:评级标准、二级交易的合规与公信、版权的边界清晰。

纸片为什么会火?因为它把“收藏、游戏、社交、投资预期”揉进了一张手掌大的介质里。当成年玩家回流、TCG 普及、基础设施补齐,“纸片”就不只是一阵风,而会成为一种可被管理和定价的文化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