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大便只是身体代谢后的 “废弃物”,排便后便匆匆冲净,很少有人会特意观察它的状态。但事实上,大便就像一面 “镜子”,能直观反映出我们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尤其是五脏的功能是否正常。
中医有 “腑通脏安” 的说法,肠道作为六腑之一,其排泄功能与五脏的气血运行、阴阳平衡密切相关,一旦大便出现异常,很可能是五脏在向我们发出 “求救信号”,千万不能忽视。

如果你平时大便总是很干,排便也很困难,有时候甚至像羊粪一样,一粒一粒的,还伴有口干舌燥、怎么喝水都不解渴,白天潮热,晚上盗汗,还总是心烦、睡不好觉、手脚心发热。一看舌头,舌质很红,舌苔非常少。这种人呢,多是体内阴液不足了,肠道失于濡润,这就需要滋阴润肠通便了,可以参考个六味地黄丸。

那如果你的大便总是不成形,一冲就散,有时候还有没消化完的食物,食欲不是很好,经常腹胀、不消化,这多是脾胃比较虚,不能完全运化水谷,出现这种情况,这就需要健脾益气了,可以参考个人参健脾丸。

如果你也是大便不成形,但是很不好冲,而且总是感觉没拉干净,也就是大便比较粘腻,这多是脾虚生湿,停滞于体内了,湿性粘滞,平时多还伴有胸闷腹胀、恶心呕吐、舌苔厚腻等,可以参考参苓白术散来健脾利湿。

还有的人,大便是前面比较干,刚开始不好拉,但是后面都是不成形的,除了消化问题,还经常会有情绪问题,老是闷闷不乐的,腹胀、打嗝,经常唉声叹气,这就多是肝气郁滞不通,影响气机运行,无力推动粪便在肠道中运行,时间长了,又影响脾胃功能,出现前干后稀的情况,可以参考个逍遥丸疏肝健脾。
除了上述形状异常,若大便时还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更需警惕五脏的联动损伤:
1.若排便时伴有便血(鲜血) ,且血液与大便分离,可能是痔疮、肛裂等肛周疾病,但也需排除直肠癌等严重疾病,而长期便血会导致贫血,影响心、脑等器官的血液供应;
2.若排便时伴有腹痛、黏液,可能是肠道炎症或感染,长期炎症会损伤肠道黏膜,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导致脾、肾等器官的虚损;若排便习惯突然改变(如突然便秘或腹泻),且伴随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需警惕肿瘤等恶性疾病,及时进行肠镜等检查排查。

大便虽小,却是五脏健康的 “晴雨表”。从中医的 “整体观念” 到现代医学的 “肠道 - 器官轴” 理论,都证实了肠道健康与五脏功能息息相关。生活中,我们只需在排便后多花 10 秒观察一下大便的形状、颜色、质地,就能及时捕捉到五脏发出的 “求救信号”。
当然,大便异常并非绝对意味着五脏患病,偶尔一次的异常可能与饮食、作息有关,但长期的大便异常,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再针对性调理。
但是涉及到用药,还是谨慎,有需要的朋友,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千万不要擅自用药!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您都学会了吗?建议点赞收藏,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