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蓝星之上,拥有制造军用大型运输机能力的国家只有4个,其它国家只能外购,但是想买这种战略性军事装备,不是光有钱就能搞得定的,政治、地缘、资金、技术......都得能拿得出来协商一下的。
这4大制造国及运输机型号分别是:
美国C-17“环球霸王”运输机,研发最早,使用范围最广,最大载重77吨,是美军最大的运输机,自家军队装备超过222架,对外销售超过250架,但于2014年停产了。
欧洲A400M运输机,学习美军C-130“大力神”而来,由七个欧洲发起国共同参与研制,研发时间最晚,最大载重37吨,与中国新型运8运输机运量相当,其实严格算来并不能算是大型运输机,目前估计仅有20余架在服役。不过这款运输机影视出镜率蛮高,当年在拍《碟中谍5》时,阿汤哥亲身涉险去扒的那架运输机就是A400M,算是颜值担当。
俄罗斯伊尔-76MD-90A型运输机,是在原伊尔-76MD基础上经过了深度现代化改装后的多用途运输机,算是老树发新枝了,载重量60吨,因为平台可以承担多重任务属性,加之俄罗斯当下可外销的军品不多,所以价格优惠,所以国际市场上潜在客户不少。
中国产的运-20“鲲鹏”运输机,载重66吨,是国产首款大型运输机,衍生有加油型、预警机、特种机等多种型号,空军至少已装备超过80架,研发时间较晚,新技术使用多,性价比很高。
这4款运输机,美制C-17停产了,想买买不到;欧洲A400M产能很低,自己还不够用,除马来西亚有一架外,其它十几架都在欧洲自产自销;俄罗斯的伊尔-76MD-90A产量不错,总共生产了不下800多架,除自己空天军使用外,对外销售业绩也不少;中国运-20综合性能不错,产能也在迅速爬升,近期存在外销可能性。
比较下来,现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可选的就基本只剩下中俄两国的运输机有的买了。
近期在迪拜和沙特阿拉伯举行的航展上,俄罗斯伊尔-76MD-90A表现出色,获得了不错的出口订单,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计划在未来的3年半的时间里将伊尔-76MD-90A大型运输机的年产量提高三倍。这也意味着,俄罗斯有望在2028年达到年产24架伊尔-76MD-90A大型运输机的生产能力,平均下来每月产量将达到2架,这个速度在当下的俄罗斯工业领域算是惊人的了。
而关于中国运-20外销的传闻,最早在2013年,后在今年年初中国空军出访埃及之后各种此类传闻就更多了,据外媒及西飞工业的相关报道,运-20会有若干出口型版本。
有国内外军事专家指出,一旦中国开始对外推销其研制的运-20运输机,将会在国际市场上与俄罗斯的伊尔-76和美国的C-17展开直接竞争。包括委内瑞拉和数个非洲国家都有可能会成为运-20的首批潜在买家,目前购买意愿最强烈的有可能是埃及,还是财大气粗的下决心快啊,毕竟中式装备在埃及使用多年,中国军工的信誉还是有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