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春运守护者:赣深高铁的“双子星”

惠州电务段和平北信号工区坐落在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是广东省和江西省的界限,被称为惠州电务段的“北大门”。春运期间和平信号工区工长刘建秋和副工长罗浩西带领着工区职工,守护着“北大门”。

下午14点,罗浩西拿着文件找到刘建秋,两人围坐在工区,认真讨论着工区春运期间的工作计划。

“秋工,这次的应急预案我们再完善一下。”罗浩西说道。

“安全第一,咱们要让每一趟列车都平安通行。”刘建秋语气坚定。

26岁的刘建秋入路四年先后荣获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广东省信号专业技能竞赛二等奖;25岁的罗浩西入路三年,曾荣获国铁集团公司“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和平信号工区共六名职工,刘建秋和罗浩西是工区最年轻的两个小伙子。

晚上23点,刘建秋和罗浩西在机械室内进行着巡视作业。机械室内,各种设备的指示灯闪烁不停,数据在屏幕上快速跳动,这些信号设备是铁路运行的“神经中枢”。

“秋工,室内设备巡视完毕,一切正常!”刘建秋点了点头,目光依然专注地盯着设备,面板上跳动的灯光和数据,是他最熟悉的“语言”。刘建秋深知,春运期间每一趟列车从和平北站平安通过,都离不开信号设备的安全稳定。

凌晨1点,电台传来声响:“天窗还有180分钟。”当大多数人已经进入梦乡,信号工却迎来了最紧张又忙碌的时刻,容不得半点松懈。刘建秋和罗浩西带着“兄弟们”来到室外,开始设备巡视。寒风如刀,吹在脸上生疼,但他们脸上却只有检修时的严肃认真。

“浩西,这个接点片的压力好像不对劲。”刘建秋指着转辙机机内说道。

罗浩西迅速凑过去,用手电筒仔细照射,随后拿出压力测试仪进行测量。“确实有点低,可能是接触不良。”他皱了皱眉,迅速从工具包里拿出扳手,调整接点片的压力。动作熟练而迅速,仿佛这项工作他已经重复了无数次。调整完成后,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设备恢复正常。

“我们信号工都是在凌晨作业,工作时间有时要五六个小时,你看我们秋工的黑眼圈,都成‘国宝’了。”罗浩西同记者讲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但更多的是对这份工作的自豪。

凌晨3点半,隧道口泉水流淌着,发出哗哗的声响,远处传来村子里小狗的吠叫声。刘建秋和罗浩西结束了作业,收拾好工具,踏上返回的路。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车窗,这群“春运守护者”在工程车上已然酣睡,工程车渐行远去,消失在蜿蜒的山路中……

在春运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时间仿佛被他们的坚守拉长,每一个日夜都充满了责任与担当。他们是赣深高铁的“双子星”,更是春运中最温暖的守护者。

[供稿人: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惠州电务段罗浩西、李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