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在陕西三原县誓师,准备东渡黄河抗日。此时,一位自称是师长刘伯承故友的国民党官员乔茂才突然来访,请求见面。
乔茂才时任国民党西安战区高级参议,他的到访引起了刘伯承的参谋处长李达的警觉。尽管刘伯承与乔茂才曾有过交集,但多年未联系,且当前国共合作背景复杂,李达以刘伯承行踪不定为由婉拒了乔茂才的见面请求。
然而,乔茂才并未放弃,他拿出一封据称来自蒋介石的信件,要求一二九师改变行军路线,北上石家庄作战。李达发现信件存在疑点,且乔茂才言辞闪烁,显然有所隐瞒。他果断拒收信件,并决定等待刘伯承归来再做决定。
刘伯承得知此事后,迅速分析出这是蒋介石企图借日军之手削弱八路军的诡计。他果断决定不予理睬该命令,坚持按原计划东渡黄河。同时,他立即向朱德总司令汇报了情况,确保了部队的顺利行动。
最终,乔茂才在苦等多日后未能见到刘伯承,只好离开。刘伯承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成功识破了蒋介石的诡计,确保了一二九师能够顺利东渡黄河,投身到伟大的抗日战争中。
此事不仅彰显了刘伯承的智勇双全和坚定的抗日决心,也深刻揭示了国共合作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