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伴随着脱花生机的运转声,汝南县东官庄镇东官庄村的田间地头与农家院落里,一片片带着湿气的花生果被倒进机器,转眼便完成脱粒、分离,露出饱满的果实 。操作机器的,正是“5·12”汶川地震火线上入党的共产党员、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黄正勇,此刻他正忙着帮乡亲们免费脱花生,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始终挂着爽朗的笑容。

今年秋收时节,汝南县遭遇连阴雨天气,持续的降雨导致田间泥泞不堪,大型农机难以进地作业,乡亲们眼看着成熟的花生陷在地里收不回来,又愁着收回家的湿花生无法及时脱粒,个个急得团团转 。在汝南县人民医院消毒科工作的黄正勇,得知乡亲们的困境后,立刻想到了自家的脱花生机 。“群众的难题就是我的急事,党员就得在关键时刻站出来。”黄正勇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把脱花生机从仓库里搬了出来。
雨天里,他把机器开到乡亲们的家门口,在屋檐下支起简易场地,帮大家处理已经收回家的湿花生;晴天时,他又早早把机器拉到田间,趁着土壤稍干的间隙,抢在新一轮降雨前帮乡亲们加工刚从地里收上来的花生 。从清晨到日暮,脱花生机的轰鸣声成了村里最动听的声音,黄正勇守在机器旁,时而添加花生,时而清理杂质,忙得脚不沾地,却从不说一句累 。
如今,当地脱一亩花生的费用在150元至200元不等,按黄正勇每天最少加工20亩计算,仅秋收期间他就为乡亲们省下了数万元费用 。面对乡亲们递来的加工费,他总是摆摆手拒绝:“我是党员,能帮大家解决难题,比啥都强,这钱我一分都不能要。”
秋收期间,有不少人看准“雨天脱粒难”的商机,找到黄正勇,提出高价购买他的脱花生机,想借此发一笔“灾难财” 。面对诱人的报价,黄正勇态度坚决:“这机器不是用来赚钱的,是用来服务乡亲们的!掏多少钱我也不买,留着它,以后乡亲们有需要,我还能接着帮大家。”




连日来,黄正勇开着脱花生机穿梭在村庄与田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 。“正勇真是咱乡亲们的贴心人,要不是他,俺家这几亩花生不知道要烂到啥时候!”“身为党员,他心里装着咱老百姓,这样的党员俺们信得过、夸得值!”提起黄正勇,东官庄村的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通讯员:朱晓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