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日本“女安倍”胜选之后,对华态度出现大转弯,国民党急着要见她

高市早苗赢了。这个日本政坛以强硬、保守著称的“女安倍”,终于在自民党党首选举中胜出。照目前的政治格局,她几乎板上钉钉地将

高市早苗赢了。这个日本政坛以强硬、保守著称的“女安倍”,终于在自民党党首选举中胜出。照目前的政治格局,她几乎板上钉钉地将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刚胜选,高市早苗对华态度就来了个大转弯,主动放出不会拜鬼的消息,与此同时,国民党和民进党都着急要见她一面。

高市早苗的当选,并不意外。她一贯标榜“保守”“爱国”“反中”“重军”,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表人物。她的上台意味着“安倍路线”的彻底回归——强军、修宪、对华强硬、紧跟美国。

但与当年的安倍晋三不同,如今的国际形势早已变了。中美关系紧张、日韩关系复杂、俄乌冲突持续,日本经济又陷入通货膨胀和债务困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新首相如果仍然高举“民族主义”大旗,势必会在外交上“开局即困局”。

这也就是为什么,《参考消息》援引日媒消息称,高市早苗的亲信透露,她可能不会在秋季大祭期间参拜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里供奉着多名二战甲级战犯,每逢有日本政客“拜鬼”,中韩舆论都会爆炸。过去高市早苗每年都要去一次,以此展示自己的“爱国姿态”。但现在不一样了,她要做的不只是讨好国内右翼,而是稳住中韩关系,为自己登上首相宝座扫清障碍。

高市的改变,不是良心发现,而是政治理智。

她知道,如果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参拜靖国神社,必然会引发中韩的强烈反弹,不仅破坏外交环境,也可能影响她在国际舞台的首次亮相。

要知道,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将在韩国庆州召开,这是她上任后首次出席国际会议的机会。她希望能与中韩领导人“同框”,展示自己“新日本”的形象。若因“拜鬼”被抵制,那她的国际信誉就会瞬间崩塌。

事实上,日本媒体也分析,高市早苗正准备“重新定义”对华政策。她不会在立场上退让,但会更讲究手段,不再一味“逞口舌之快”。

简单说,她想做的是“面上强硬、里子务实”。一方面,嘴上继续强调“自由与安全”;另一方面,仍要维持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毕竟,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联系密不可分。

对于一个日本首相而言,若真想稳政权、保经济,就必须在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之间求平衡。高市不是不懂,她只是比别人更会算账。

高市早苗的胜选,不仅搅动了日本政坛,也引起了台湾岛内的骚动。

国民党党首候选人郑丽文第一时间表态:“如果我当选,一定要去日本,和高市早苗见一面。”

她的这番话看似外交礼节,实则政治操作。

一方面,她希望借“日本因素”为自己拉票。岛内一些选民崇拜日本,把日本视为“民主典范”,而郑丽文抛出“访问日本”的话题,显然是想迎合这部分人。另一方面,她也想借高市的上台,试探日本新政府的态度——尤其是日本是否会继续“挺台”。

但问题在于,郑丽文口口声声说要“坚守民族责任”,却又要跑去与日本右翼见面。她所说的“民族责任”,到底是维护中国的国家统一,还是讨好外部势力?答案不言而喻。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台湾政客第一次玩这种把戏。

前有赖清德在“钓鱼岛问题”上故意扭曲事实,公开指责大陆“破坏区域稳定”,玩起媚日老路;后有国民党一些人频繁借口“交流”,实则暗地试探日本的政治底线。

如今,随着高市早苗上台,日本与“台独势力”的互动势必更加密切,而这无疑会让两岸关系更添复杂与风险。

高市早苗在竞选期间被称为“女安倍”,不仅是因为她继承了安倍的政治路线,还因为她与美国的联系极深。她主张日美共同防卫台湾,甚至提出日本要提前准备“台海有事”的应对方案。

然而,从日本国内政治格局来看,她未必真能完全“放开手脚”。

日本经济严重依赖对华贸易。中日贸易额约占日本外贸总额的22%,中国是日本制造业供应链中不可替代的一环。日本商界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超外界想象,一旦高市过度冒进,经济界势必反弹。

其次,她还要面对自民党内部的制衡。自民党虽右倾严重,但仍有部分温和派反对盲目与中国对抗。像前首相福田康夫、河野洋平等人,都曾公开呼吁“务实处理中日关系”。

更现实的是,日本国内民意也在发生微妙变化。日本舆论机构NHK的最新调查显示,超过56%的民众认为“应与中国保持沟通,避免冲突”,支持激化对立的比例不到三成。

这意味着,即便高市个人再强硬,她也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学会妥协。

无论谁上台,日本若真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就必须看清一个基本事实: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中日关系能否稳定的关键。

中国从未拒绝与日本对话,但绝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干涉和挑衅。

北京的立场非常明确:希望日本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信守在历史、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承诺,停止对台军事勾连与政治挑衅。

换句话说,合作的大门一直开着,但前提是尊重。

如果日本一边喊“改善关系”,一边在台海问题上玩火,那只会把自己推向危险的边缘。高市早苗若真想成为“有历史地位的首相”,就必须懂得这其中的分寸。

对高市早苗来说,“拜鬼”与否,是她的第一道考题;如何处理对台问题,将是她的第二道考题。

而台湾岛内那些蠢蠢欲动的政客——无论是赖清德还是郑丽文,也许都该明白一点:中国的主权不是谁能拿去做“政治献礼”的,更不是拿来换取选票或外部支持的。

政治不是儿戏,更不是表演。不管是高市早苗的“外交试探”,还是郑丽文的“政治投机”,最终能不能被历史记住,不是看他们说了什么,而是看他们做了什么。奉劝高市早苗和岛内政客,台湾是中国的红线之一,玩火者必自焚,挑衅中国者,终会被历史记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