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车企有多抠门,为什么有些车卖的便宜?偷工减料在了哪里?
价格战的话题屡见不鲜,一些厂商为了保销量,推出了很多诸如“真心版”、“荣耀版”的新车型,看似价格低了不少,实际上也伴随着降本增效,那一台车身上都有哪些地方,使用低成本方案我们是不能轻易察觉到的呢?今天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1.座椅
座椅看似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配置,但是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行车过程中的舒适性,因为随着乘坐时间的增长,臀点高度会发生变化,臀点受到的压力会变得越来越大,我们就会越坐越累,而如果座椅能分散压力,就能缓解很多,而很多“便宜车”,并不会在座椅上下功夫,往往是“一软到底”,这样既能换来初坐上去非常舒适的效果,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开发成本,对于车企来说,何乐而不为。
2.油门标定,动力补偿
油门踏板虽然基础的作用是控制动力输出,但我们平时行驶的路并不全是平路,还会有上下坡,如果油门的开度不变,去应对上下坡路况,那么就会出现,上坡时速度会越来越慢,而下坡时速度会越来越快的现象,而我们开车也会要反复的松踩油门,路程长了就会很累。但如果车企愿意投入更多的成本,就会在标定过程中根据车辆的行驶阻力以及车身俯仰角,对动力进行补偿或者是进行相应的制动,就会极大的缓解驾驶的疲劳感。
3.玻璃
有些车企会把四个侧窗玻璃,把隐私玻璃换成普通玻璃,或者把隔热玻璃换成普通玻璃,更有甚者还会采用比较薄的玻璃,来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而这种比较薄的玻璃不管是个隔音性还是隔热性,表现都会相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