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奔驰男砸车后续:姚先生拒绝和解,处理结果出来,赔钱还得蹲牢房

前言“第一杆奔着你头去的!”5月14日,广东一男子拿着高尔夫球杆当街砸车,现在后续的处理结果已经出来了,那位砸车的奔驰车

前言

“第一杆奔着你头去的!”

5月14日,广东一男子拿着高尔夫球杆当街砸车,现在后续的处理结果已经出来了,那位砸车的奔驰车主喜提刑拘和罚款。

当时的路况究竟发生了什么?能让奔驰车主做出这么大的反应?

芝麻大的别扭

五月十四号下午,东莞凤岗车水马龙。姚先生开着车,眼瞅着前面路口有点堵,寻思着往前挪挪再掉头,也算是给大伙儿行个方便,少添点乱。

这本是个挺正常的想法,也是个体谅人的举动,搁谁身上都挑不出啥大毛病。可偏偏,就是这么个在姚先生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操作,却像一根火柴,瞬间点着了后面那辆奔驰越野车车主杨某的引线。

杨某当时估计是肝火旺,觉得姚先生的车挡了他的路,心里那股无名火“噌”地一下就蹿上来了。按理说,路上开车,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你快我慢,谁不小心碍着谁一下,也都是家常便饭。

心宽点,按个喇叭提个醒,或者干脆一脚油门超过去,事儿也就翻篇了。可这位杨老板显然不是这么个“讲究人”。他油门一踩,硬是追出去几百米,愣是把姚先生的车给别停了。

别停了车还不算完,摇下车窗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姚先生也不是个软柿子,平白无故被人指着鼻子骂,搁谁谁也受不了,自然也回敬了几句。这下可好,算是彻底捅了马蜂窝。

杨某那压不住的火气彻底爆发,干脆把自己的奔驰车往姚先生车前一横,把路堵了个严严实实。

想想看,这火气最初真是姚先生掉个头就能引起的吗?恐怕没那么简单,很多时候,这种瞬间爆发的怒火,背后往往是平日里积攒的戾气,或者是一种“我不好过,你也别想舒坦”的扭曲心态在作祟。

球杆下的嚣张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就更让人大跌眼镜了。那位杨某,气冲冲地从奔驰后备箱里抄出一根高尔夫球杆,这玩意儿,平时是绅士们在草坪上挥洒自如的休闲器具,到了他手里,却成了不折不扣的行凶家伙。

只见他抡圆了胳膊,对着姚先生的车就是一通猛砸,前挡风玻璃“哗啦”一声,驾驶室玻璃应声而碎,引擎盖上也是坑坑洼洼,现场那叫一个狼藉。

更让人心惊肉跳的是,事后姚先生回忆,砸车的时候,杨某嘴里还不干不净地放着狠话,大概意思就是“要不是现在有法律管着,你小子今天就得躺这儿!”

这话里透出的那股子无法无天的嚣张劲儿,简直是把法律当成了空气,把别人的生命安全视同儿戏。这是对法律赤裸裸的挑衅,也是对他人最基本尊严的践踏。

这辆被砸的车,初步估算下来,损失差不多有近六万块钱。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了。我国的法律写得明明白白,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要是比较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那可就不是赔钱那么简单的事儿了,很有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五千块钱就是一道坎,这快六万的损失,显然已经远远把这道坎甩在身后了。这奔驰车主,是真把自己当成法外狂徒了?

事件后续

杨某当街拦车,凶神恶煞地打砸,嘴里还不停地进行言语威胁,这种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的路怒范畴。它严重扰乱了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也给周围目睹这一切的人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和恐慌。

警方的通报来得很快,最终给这事儿定性为“寻衅滋事罪”,这个定性,可以说是精准到位,一点儿都不冤枉。

什么是寻衅滋事?说白了,就是那种没事找事,在公共场合肆意挑衅,随便打人骂人,或者故意损坏别人东西,瞎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安宁的行为。

你瞅瞅杨某这通操作,是不是每一条都严丝合缝地对上了?所以说,千万别以为砸的是别人的车,自己赔点钱就能拍拍屁股走人。当你的行为性质升级,从普通的民事纠纷上升到危害公共安全、挑战社会秩序的层面,那法律的铁拳是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

这不,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就是他为自己那股嚣张气焰和无法无天的行为付出的沉重代价。这也给所有开车上路的朋友提了个醒:方向盘是让你开车的,不是让你撒野的。一时的冲动,很可能换来的就是失去自由的苦果。

事情闹到这份上,有意思的“后续”也来了。据说啊,杨某那边一看事情不妙,也开始琢磨着怎么“灭火”,试图通过“私了”来解决问题。

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赔钱,希望姚先生高抬贵手,别把事儿捅到警察那里去。后来眼看着报警了,杨某的家人也赶紧出面,说愿意多加一万块钱,希望能跟姚先生和解。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提了个额外的要求,说修车可以,但必须去他们自己指定的修理厂。这“指定修理厂”里头的小九九,明眼人稍微一琢磨就能明白。

八成是想通过控制维修报价,把车辆的损失金额“做”到刑事立案标准以下,比如硬生生给控制在五千块钱以内,这样一来,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逃避掉寻衅滋事罪的刑事责任。这点小聪明,真是用错了地方,也太小瞧法律的严肃性了。

值得庆幸,也值得点赞的是,受害者姚先生这次表现得非常硬气,也很有法律意识。他认为这事儿已经不仅仅是修车赔钱那么简单了,更关乎到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做人的基本尊严。

所以,他明确表态,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私了,必须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对方赔偿全部的修车费用,并且还要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失费。姚先生的这份坚持,是对自身权益的有力维护,更是对那种嚣张跋扈行为的强力回击。

这起奔驰车主砸车的闹剧,表面上看,可能就是一个典型的“路怒症”患者在情绪失控下的极端行为。但往深里扒一扒,其实也能折射出当前社会环境下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以及个体修养的重要性。

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大家工作生活压力都不小,不少人心里都或多或少憋着一股火气。开车在路上,一旦遇到堵车、被人加塞,或者碰上其他不文明的驾驶行为,这股火就特别容易被点燃。

“路怒症”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俨然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社会问题。你会发现,有的人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可只要一握上方向盘,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脾气火爆,一点就着。

结语

希望这样的案例,能给那些潜在的“路怒一族”们狠狠地敲响警钟,让我们每天出行的道路上,多一份安宁平和,少一些戾气纷争。毕竟,平平安安出门,安安全全回家,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吗?

信息源:

39岁男子用高尔夫球杆砸车被刑拘!警方通报,大河报2025-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