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脱下消防服的那天,我满心以为“大学生”和“退伍军人”的光环会为我打开一片坦途。直到简历石沉大海,面试官漠然的眼神掠过,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从一个队列走进了另一个更残酷的竞技场——社会不会因你曾站在队列里就额外垂青。
学历从来不是金钟罩,它只是你进入竞技场的入场券。成绩单也不是摆设,它是你最初站在起跑线上的位置。它们共同构筑的,是你在求职洪流中的选择权——让你不必仓皇抓住第一个抛来的机会,哪怕它只是一份保安的邀约。(当然,任何凭双手挣得尊严的工作都值得敬意。)

揣着这张入场券,我开始了磕绊的征程。第一份工作月薪1800,在一家小小的传媒公司。像一颗生涩的种子,努力从缝隙里汲取养分,三年时间总算长出些枝叶。然而疫情来袭,当经理将一纸降薪“同意书”推到我面前,那被胁迫签下的名字,终于让我明白:所谓安稳不过是幻影,忠诚有时只换来背弃。更讽刺的是,第二份工作后来竟被最信任的同事以“外包”之名,无声地顶替了位置。原来职场的丛林里,最先学会的应是警惕与清醒。
如今,在同一个公司里辗转于新媒体与企划之间,三载光阴足以让我看清:与其在风浪中挣扎,不如在浅滩蓄力。 只要不主动递出辞呈,便能在熟悉的方寸之地,守住一份生存的从容——毕竟门外挤满了随时准备涌入的新面孔。
小公司遇良师,是大幸;大公司得明主,是厚福。然而八年的辗转告诉我,这两者何其稀缺。与其寄望于幸运,不如在喧嚣中守心,在浮躁中深耕。
当千万人争渡,清醒者才不会迷航。学历的光环终将褪色,忠诚的付出未必有回响,唯有你亲手磨砺的本事与洞察世事的清醒,才是穿越职海沉浮的舟楫。
当社会撕掉所有标签时,我们终将明白——真正的底气,是认清规则后依然能站稳脚跟的定力,是在万千选择中始终保有说“不”的清醒。
学历是入场券,清醒才是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