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出生于上海川沙,那可是玲娜贝尔的老家,不过很快,由于父亲胡传担任全台营务总巡

博文忆览说 2025-03-01 07:07:44

胡适出生于上海川沙,那可是玲娜贝尔的老家,不过很快,由于父亲胡传担任全台营务总巡,他便随父母前往台湾。胡适日后常称自己是“半个台湾人”,其根源就在于此。 胡传不但工作认真负责,经常下基层实地考察,而且还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他在业余时间教妻子冯顺弟认字,胡适就在一旁围观。两年之后,冯顺弟和三岁的小胡适都认识了大概一千字。 然而,胡传因积劳成疾,再加上清政府割让台湾,这使他遭受了沉重的精神打击。他强撑着把家人安排回安徽绩溪县上庄村老家后,便在厦门离世了。 冯顺弟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极为重视对胡适的教育,于是让胡适在其四叔开办的私塾里读书。孤儿寡母,冯顺弟独自将孩子拉扯大,胡适对母亲也是言听计从,从不违背。 14岁时,胡适随母亲到姑妈家玩耍。姑妈许久不见胡适,见他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学问又出类拔萃,便主动提出把小女儿江冬秀许配给胡适。 在当时,缺乏自由恋爱的氛围,这种亲上加亲、知根知底的婚姻按理说很美满,但冯顺弟却不太满意。一来江冬秀比胡适大一岁,当地风俗对此不太接受;二来江冬秀属虎,胡适属兔,她觉得这是“兔入虎口”,所以十分犹豫。 于是冯顺弟找了个算命先生,先生说他俩的八字极为相配,是天生一对。冯顺弟怕不保险,又去拜神抽签,抽出来的结果依旧是天赐良缘。 这样冯顺弟便答应了这门亲事。两人订婚后,胡适就前往上海求学,后来又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整整14年,胡适都未曾与未婚妻见面。 14年未曾见面,胡适能老实吗?那肯定不能啊!他刚到康奈尔大学,就与一位地质学教授的女儿韦莲司谈起了恋爱。韦莲司比胡适大五岁,是个艺术家,两人在一起时甜言蜜语不断,情书就写了二百多封。 《诗经》云:“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话用在胡适身上再恰当不过了。韦莲司对胡适日益依赖,然而时间管理大师胡适一边与她恋爱,一边又瞄上了另一个姑娘陈衡哲。 陈衡哲和胡适在一次留学生活动中相识,胡适对她一见钟情,不能自拔,他又施展自己写情书的本领,用各种甜言蜜语进行轰炸,最终追到了陈衡哲。 而后胡适就在这一中一西两位才女之间来回摇摆,想来是颇为难以抉择。那么他最终选择了谁呢? 他选择回家与老家的未婚妻江冬秀结婚! 得知消息后,看似前卫先锋的韦莲司伤心欲绝,终身未嫁,甚至一直与胡适保持联系,就是想赌一赌,看能否等到胡适回心转意。 显然是等不到了。

0 阅读:9

评论列表

凡星伴月

凡星伴月

16
2025-04-10 16:46

1.1904年,胡适13岁,与江冬秀订婚; 2.1914年,胡适23岁,搞上了邻居韦莲司 3.1914年,胡适23岁,搞上了同是赴美的陈衡哲; 4.1917年,胡适26岁,抛弃二人回国和江东秀结婚,伴娘曹诚英; 5.1923年,胡适32岁,搞上了曹诚英,搞大了肚子,劝她堕胎;和江东秀提出离婚,未果; 6.1925年,胡适34岁,搞上了朋友王赓的老婆、朋友徐志摩的情人﹣--﹣陆小曼; 7.1936年,胡适45岁,搞上了学生徐芳的发小 …… 胡适曾说:“我情愿亡国,也不能和日本作战”。 他还对宋子文说:“反正东北都丢了,我们打不过日本人,不如顺水推舟,把东北送给日本人,换取和平……”。 其主子蒋介石对他的评价也列出一二与大家商榷: 1942年10月13日,“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 1960年10月13日,“徒有个人而无国家,只有私情而无道义。”、“其人格等于野犬之狂吠”,“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用户10xxx41

用户10xxx41

7
2025-03-03 11:45

胡适,字硫硼,小名锑,倭寇鬼子冈村宁次好基友,最早的矮大紧,美国远程狗事业坚定支持者。

用户10xxx41

用户10xxx41

7
2025-03-03 11:45

胡适,字硫硼,小名锑,倭寇鬼子冈村宁次好基友,最早的矮大紧,美国远程狗事业坚定支持者。

凡星伴月

凡星伴月

1
2025-04-10 16:47

“蒋反动派最多算半个卖国贼,但胡则是彻头彻尾的。”-----毛主席 “胡适直到生命的了结”,始终是“死心塌地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摘选自《周总理选集》下册第358页

凡星伴月

凡星伴月

1
2025-04-10 16:48

汪精卫评价胡适:先生之所见,与在下不谋而合。 陈公博评价胡适: 胡适先生是当今少有的有大勇气,大毅力之俊杰,能言常人之不敢言,能行常人之不敢为。 周佛海的评价胡适: 先生之所见,如拨云见日,令在下茅塞顿开,以当下之时局,要救国救民,就非得停战止戈不可!佛海不才当为诸公试之。 近卫文磨评价胡适:胡适先生是东亚少有的睿智学者,在政治上是有远见的,中日两国,和则为亚洲之幸,战则为东亚之大不幸。可叹中国国民政府为一己私欲左右,不肯与帝国相互提携,辜负了帝国之黄种人兴盛之伟大期待。 冈村宁次评价胡适:我认识胡适先生时,尚为一名小小的尉官,当时有幸在北大客聆先生的课程,至今亦有所得。后来考上陆军大学,与诸同学如石原莞尔,东条英机等人谈起先生,无不扼腕叹息,若中国多一些胡适先生这样的人物,帝国与中国绝不会走到战争这一步。 克林顿评价胡适:我们美国人认为胡适是对的。

博文忆览说

博文忆览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