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日本企业花费巨额15亿日元在我国山东莱阳市购买了一块1500亩的耕地,然后就开启了让人难以琢磨的神奇操作:他们对耕地不管不顾,任由野草自由肆意地生长,长达5年,这让当地的村民摸不着头脑,有人怀疑是日本人别有图谋,也有人怀疑是这块地下有古董、黄金类的宝藏,更有人怀疑是日本人想要建立秘密基地做恐怖实验,妄图重复侵华战争时的邪恶操作,一时间众说纷纭。 2016年春天,山东莱阳市的一则消息在当地传开,大名鼎鼎的"朝日绿源农场"黯然退出中国市场,十年前投入的19亿日元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打了水漂。没人能想到,当年曾让当地村民又敬又怕的日本大企业,最终会以如此寂寥的方式收场。 那是在2006年,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一群穿着整齐西装的日本人出现在莱阳市。他们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他们对当地名胜古迹毫无兴趣,反而对普通的农田表现出异常的热忱,一圈一圈地测量,时不时还弯腰捧起一把土壤仔细查看。 "这些日本人看上去都不是农民,怎么对我们的地这么感兴趣?"当地村民李大爷回忆道,"更奇怪的是,他们与政府官员吃饭,还自带食材,对我们的菜肴不屑一顾。" 很快,他们的真实身份浮出水面——这是由日本朝日啤酒、住友化学和伊藤忠商事三大企业组成的投资团队。他们以每亩800元的高价,足足是当时市场租金的两倍,租下了莱阳市1500亩最肥沃的良田,租期长达20年。 "朝日绿源农场"就这样诞生了。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当地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片曾经丰产的良田,在日本人接手后,居然一片荒芜。他们在农田四周架设铁丝网,安装了从日本运来的各类监控设备,严禁任何人靠近。农田上原有的庄稼被清理后,没有新的作物种下,杂草疯长,蚊虫肆虐。 "我们都以为日本人精明能干,没想到他们竟然不懂种地?"村民老王说,"后来听说他们花大价钱从县外请来专业团队,打了几口二百多米深的水井,却不用来灌溉。这片地五年里就是一片荒,连个人影都看不到,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村民们的疑惑越来越深。有人怀疑日本人是在地下勘探矿产,有人担心他们在进行什么秘密实验,更有人忧心忡忡地猜测,这是不是日本人又在策划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一时间,关于这片神秘农场的传言四起。 当地农民试图从朝日绿源手中回租土地,却遭到断然拒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干部透露:"那时候正好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的时期,我们后来才明白,朝日集团可能是看中了这个市场机遇,准备在中国发展有机农业。但他们的做法太神秘了,像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自然引起我们的警惕。" 沉寂五年后的2011年,朝日绿源农场突然间热闹起来。一大早,一辆辆大卡车开进农场,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运来的1800头奶牛被一一卸下。村民们纷纷驻足观望,终于看到这片神秘土地上有了新动静。 "那些牛可不是普通的牛,个头大,毛色好,一看就是名贵品种。"村民张大叔回忆道,"但让人想不通的是,这么多奶牛放进去,却几乎没人管理。它们到处乱跑,粪便遍地,臭气熏天,我们住在附近的人都受不了。" 从远处望去,农场开始大兴土木。先进的温室大棚平地而起,自动化灌溉设备从日本运来安装,一座现代化的制肥工厂也开始运转。朝日绿源的真实目的终于浮出水面——他们要建立一个循环农业系统:奶牛的粪便经过处理变成有机肥料,肥料改良土壤用于种植有机蔬果,部分农产品又作为饲料喂养奶牛,奶牛产出高品质的牛奶和乳制品。 "原来他们前五年是在让土壤自然恢复,等地力回升到可以种植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当地农业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解释道,"这是一种先进的有机农业理念,但他们从未向当地人解释过,自然引起误会。" 2012年,朝日绿源的第一批产品上市了。鲜红饱满的草莓装在精致的包装盒中,被贴上120元一斤的价签;纯白的有机牛奶瓶上标注着22元一升的价格。这在当时的莱阳,简直如同天价。 "他们对奶牛的照顾比对人还好。"曾在农场短暂工作过的刘师傅说,"奶牛住在空调房里,有专门定制的饲料,生病了还要单独隔离治疗。我开玩笑说,这牛比我们人活得都好!日本经理却很认真地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牛奶的品质。" 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日本或许行得通,但在中国市场却遭遇了严峻挑战。朝日绿源的产品虽然品质上乘,但价格远超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即使在莱阳周边相对富裕的城市,消费者也更愿意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本土产品。 "他们完全不了解中国市场。"一位本地农业企业家评论道,"1500亩地在日本可能是大规模农场,但在中国根本不够看。没有规模效应,成本就降不下来。而且他们高估了中国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认可度,认为城市富人会像日本人一样,愿意花高价购买优质食品。"
中国出招了,对美打出“世界最强”组合拳,欧洲你们看好了,只教一次4月4日,中国
【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