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伪装成老农,打算去军部开会,谁知路上却被汉奸拦下,警卫员正要动手,张云逸却说:“别慌,让我来吧!” 1942年7月,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中国的抗战形势严峻复杂。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也开始出现裂痕,这使得新四军的处境更加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四军总部在盐城召集了一次重要的军事战略会议,计划讨论下一阶段的作战方针和战略部署。 作为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的张云逸,肩负着重要的军事指挥责任。他深知在这关键时刻,自己必须按时出席会议,为新四军的发展方向提供建议和决策支持。张云逸在警卫连的护送下,踏上了前往盐城的旅程。 当张云逸一行人抵达戴湾地下交通站时,他们原计划在此处渡过大运河。然而,细心的警卫班长小周发现了异常情况。他注意到交通站窗户上的花盆放在了外面,而按照正常约定,花盆应该放在窗户内侧。这个微妙的变化立即引起了小周的警觉。 "长官,花盆放在窗外,这是有危险的信号,"小周低声向张云逸报告,神情严肃。 根据地下交通网络的暗号规定,如果站点出现异常情况,花盆中的泥土里会放置一封紧急信件。张云逸立即指示战士们检查花盆,果然在泥土中找到了一封紧急密信。打开信后,信中简短的内容令人震惊:"阿五生病,众表哥外出。"这看似普通的话语实则暗示交通员彭五已经叛变,而其他交通员已经全部隐蔽起来了。 警卫班长小周建议张云逸暂时隐蔽,等风声不紧后再重新联系地下交通员。 "长官,请您先隐蔽一下,等局势稳定后再做打算,"小周恳切地说。 但张云逸沉思片刻后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行,那样就赶不上会议了。军情紧急,我必须按时到达。" 此时,张云逸回想起早年在上海租界从事地下工作时的经验。那时常常需要在敌人眼皮底下穿梭往来,靠的就是乔装改扮和出其不意的胆识。他背着手,在简陋的地下室内来回踱步,最后停下来,目光坚定地宣布:"咱们给敌人来个出其不意,乔装打扮,从敌人眼皮底下渡河!" 张云逸和六名警卫员很快就变装成了地道的农民,每人手持镰刀和草绳,一副下地劳作的模样。他们从附近一位农民那里借来了一条小木船,准备以去对岸割草为掩护,渡过大运河。 就在他们准备登船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等一等!" 大家回头一看,惊喜地发现来人是交通站站长王建高。原来他一直潜伏在附近,密切关注着情况。王建高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简要说明了彭五叛变后的情况,并坚持要亲自划船护送张云逸渡河。 在确认了王建高的忠诚之后,张云逸同意了他的请求。王建高立即开始划船,载着张云逸一行人向西岸驶去。然而,他们刚离开东岸不久,危机就降临了——河堤上突然出现了十几名伪军自卫队员,正从北向南巡逻过来。 "什么人,站住!"伪军大声喊道,情势变得万分危急。 警卫班长小周的手不自觉地移向了腰间的枪,他看向张云逸,询问是否要除掉这群拦路的敌人。就在这关键时刻,张云逸眼疾手快,一把按住了小周的手,轻声说道:"别慌,让我来吧!"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张云逸并没有选择远离敌人,而是果断命令王建高将船向北划去——那里正是平桥伪军据点所在地,也是叛徒彭五藏身之处。 伪军自卫队员再次喊话询问他们的身份和去向。由于张云逸口音明显,会立刻暴露身份,便让一名本地战士回答说他们是去平桥割草的农民。 然而,伪军中一名小队长模样的人物依然坚持要检查船只。在对方登船后,张云逸灵机一动,故作神秘地对伪军小队长透露,他们其实是奉命来抓捕一名重要的新四军人物。 当伪军小队长仍然半信半疑时,张云逸又巧妙地解释说他们是从淮安紧急调来的特务,因此面生。同时,他暗示事成之后会有赏金,成功引诱贪婪的小队长自告奋勇带路。 随着小船渐渐远离伪军自卫队,一支冰冷的枪管抵住了小队长的脑袋,警卫班长小周厉声警告他不许轻举妄动。 进入平桥镇后,张云逸巧妙地利用当地正在举行的集市作为掩护。顺利抵达彭五住处。站长王建高因熟悉彭五的情况,知道他在此处有一个姘妇,便留在船上等候,而张云逸则带队前往捉拿叛徒。 彭五看到伪军小队长陪同几位"农民"前来,毫无戒心,还殷勤地招待他们。直到他们前往码头准备上船时,彭五才发现站在船上的王建高,意识到自己中计,转身想逃。警卫班长小周一个箭步上前,将其制服在地。 在安全地带,张云逸面对被捆绑的彭五:"我就是张云逸,今天让你死个明白!"彭五闻言跪地求饶,王建高果断执行了对叛徒的处决。 之后张云逸在地下交通员的护送下,连夜赶往新四军军部,准时参加了重要会议。
1942年,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伪装成老农,打算去军部开会,谁知路上却被汉奸拦下,
风城春史呀
2025-04-09 13:56:54
0
阅读: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