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想要搜集500份公关声明的菜鸡公关。
前段时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桃李面包陷入了舆论争议之中,媒体和大众认为,它们在线下投放的产品宣传文案,充满了爹味说教和消费苦难。
企业文案翻车事件并不鲜见,但桃李面包这起案例的特别之处在于,当企业受到公众群嘲之后,官方没有选择走低头认错的寻常路,而是以戏谑的口吻将锅甩给领导,最终二次被批道歉态度不够端正。
今天菜鸡公关想简单分享下这个案例给到大家。
一.事件时间线9月1日,桃李面包投放了一批电梯广告,文案为:
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桃李蛋月烧,等一个有故事的人下单!

9月4日,桃李面包第一次回应:方式是面向媒体,而非大众。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桃李面包相关负责人表示:
1.提出解决方案:涉事广告画面在上线一天后已下架;
2.解释原因:本次投放是品牌方第一次尝试开放式的内部共创机制,为了兼顾不同年龄阶段的共鸣,公司邀请了不同年龄层的同事自由创作文案,最终共产出了20组版本进行投放。
本意是希望通过多样化的表达与不同受众建立连接,但其中一个版本在投放后引发了争议。
3.道歉并提出整改方案:对此表示歉意,并将进一步完善审核机制,努力在鼓励创意的同时,更好地平衡审慎把关,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菜鸡公关认为,抛开回应方式不谈,桃李面包相关负责人的回应逻辑还是清晰的,属于比较传统的、正常的应对了。但问题是,桃李面包低估了舆论的热度。
9月5日,桃李面包第二次回应:方式是发布官微,公开道歉;


先不说道歉内容,菜鸡公关认为,在已经走到公开道歉这一步的情况下,老老实实写份公关声明不好么,表情包真的很不正式,也不怪媒体和大众批评态度不端正。
菜鸡公关合理怀疑,被甩锅的领导就是第一次回应的“桃李面包相关负责人”,毕竟,第一次的回应真的挺正常的。
从这里也可以感受到公关人的不易,危机公关最难的不是给出应对策略,而是说服老板接受并且认同。桃李面包前后两次截然不同的回应,就是非常好的证明。
三.事件影响:文案翻车类型的危机公关,造成的影响基本都是短期的:
1.大众对品牌方的不满情绪;
2.短期内产品下架。但由于临近中秋,月饼产品销售的时令性,相比于其他同类文案翻车企业,销量下降对桃李面包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3.媒体对桃李面包其他新闻的挖掘和报道,比如业绩增长缓慢、门店亏损、利润下滑等,媒体们的这套说辞可以用于任何处于危机公关的企业。
但对于想要吃流量的部分媒体来说,如果热度过了,这些声音基本也就没了,企业其实不用特别在意;
四.假如我是桃李面包公关:如前面所说,菜鸡公关认为,桃李面包第一次的回应内容没什么问题,直接转成正式的公关声明格式就可以了,虽然还是会被网友骂,但这也是正常现象,熬个一周基本上这事就过去了。
以上纯属菜鸡公关不成熟的看法,欢迎理性讨论。如果你也想为公关声明库栏目做贡献,留下事件关键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