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民国的浪漫,是权贵们的一场消费狂欢

近些年,通过一些影视文学作品的塑造,民国时期在许多人心中成为了一个“浪漫的时代”。一些人怀念起了那个“有着国际化大都市,

近些年,通过一些影视文学作品的塑造,民国时期在许多人心中成为了一个“浪漫的时代”。一些人怀念起了那个“有着国际化大都市,时髦的新国人与新生活,帅气的军阀与喝过洋墨水的女学生谈着甜甜的恋爱”的“美好时代”。

事实上,“浪漫的中华民国”是建立在西方消费主义与奢侈商品基础上的,一点也不中华;是属于权贵阶层的狂欢,一点也不民国;与伟大的中国革命比起来,也一点都不浪漫。

繁华的国际化“消费大都市”

说起民国的浪漫,不得不提那些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灯红酒绿的舞厅,播放进口影片的影院,西式建筑内的西餐厅与售卖各种外国商品的百货商店,还有华丽的西洋教堂与教会学校,这些共同构成了“浪漫大都市”的空间印象。

然而,由于民国时期自始至终未能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民族工业体系,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并不是依靠工业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而是靠着商业发展起来的消费型城市。外国资本与中国买办阶级汇聚在这里,将中国的各种资源与利益汇集起来,再源源不断地输送往西方。

“浪漫的民国”并不是在各个领域开展伟大的创造,而是处处透露出的都是消费。城市街道上遍布茶楼、酒店、戏园等消费场所,妓院、烟馆、赌场等藏污纳垢之处与这些消费场所深度绑定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消费文化。

有资格去消费的都是官僚士绅,外国资本,买办阶级等权贵阶层。他们搜刮了整个中国的资源与财富,自然有着强烈的需求需要进行奢侈消费。广大的中国人民在那个时候没有资格成为消费的主体,而是沦为被消费的客体。所谓的“国际化”,也不过是买办阶级与外国资本之间亲密合作下的国际化。

当今社会消费主义盛行,影视文化领域囿于资本的束缚,放弃了对于历史真实的探索,把这些民国时期的“消费大都市”打造为“浪漫大都市”,也有着深刻的现实主义考量在其中。

西方奢侈消费品制造出来的浪漫

民国时期,除了那些沿海地区“消费大都市”以外,就连西藏的贵族们也开始享受起“文明”的西式生活了。国民政府曾经多次派官员入藏,考察安抚西藏当地贵族。他们带回来了很多当地的见闻。

西藏贵族们居住的建筑,虽然外表仍为藏式,其实内部已然是“欧陆风”。客厅里的家具都“西洋派十足”;贵族夫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搭配各种装饰与贵重的西式珠宝;年轻贵族则多身着西式打扮。很多人由于在印度读书,所以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西藏贵族宴会的饮食,也变得种类丰富多彩起来。仆人们会献上印度的红茶,咖啡与牛乳,搭配着小匙与方糖。桌上除了传统的藏餐以外,还有中餐与西餐。“菜之品类颇丰,亦有鱼翅海参之属”。入藏官员不得不感慨“物质享受或且超越内地人士远矣”。

西方人是这样描述自己在西藏贵族家中受到的招待: “擦绒夫人从一个银茶壶中倒出上好的打击林(大吉岭)茶。我们还吃了面包、黄油、糕饼、硬硬的小园面包及冰镇布丁。”西藏贵族优渥的西式生活,让欧洲人都显示出了酸溜溜的羡慕和向往。

这些西藏贵族其实是代表着最落后生产力的奴隶主。想象一下,当他们还住在传统的藏式房屋,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场景,会让人们感受到半点的“浪漫气息”么?

权贵用金钱堆出来的“浪漫爱情”

一些人印象中的民国时期,有着穿着时髦,出国留学过讲着洋文,出入各种西餐厅及咖啡馆的“新式女性”。同传统的中国女性相比,与她们谈一场恋爱,就是新式的自由恋爱,是“浪漫的爱情”。

1946年夏天,一个美国人记录下来自己在蒋介石和宋美龄身旁,多次清楚地听到他们彼此称呼对方为“达令”。很多人对这种“浪漫的爱情”向往不已。然而,姑且不论“蒋宋爱情”中,感情占几分政治又占几分,他们的爱情也是靠着民脂民膏堆出来的。

1927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举办了“世纪婚礼”。当时的媒体报道这场婚礼的总花费是30万元。举办“世纪婚礼”的大华饭店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西式饭店。当时的米价是3元一但(约等于100斤),大华饭店的一份牛排就需要4元钱。这场世纪婚礼见证了“蒋宋爱情”,背后却是巨量的民脂民膏。

每至秋季,一条由法国梧桐排列而成的“项链”便会出现在南京钟山风景区,美龄宫便是这条“项链”上“璀璨的一颗宝石”。这座建筑也见证了“蒋宋爱情”,背后却也是巨量的民脂民膏。

“他们是贼,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贼”,“他们从我们送给蒋政府的上十亿美金里,偷取了将近七亿五千万美金”。是谁让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竟然如此的破防?这里的“他们”原来是指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啊。蒋政权的腐败,连美国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国民政府为什么反腐却如此困难?“蒋宋爱情”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想每个朋友都很清楚这其中的关键。

结语

罗马城中,建有100多个公共浴室,以及剧院、赛车场、竞技场等大型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到4世纪时,罗马一年的节日多达175天。罗马公民在城市里过着“浪漫”的生活。他们不从事生产劳动,不生孩子,不肯参军。结果是这种“浪漫”的生活难以持续,帝国与文明最终的结局是被“蛮族”所灭亡。

真正浪漫的时代,是善于创造财富,创造制度,创造文化的时代。这些伟大的创造最终会汇为一个民族光辉的历史。后世子孙每每看起,都会直呼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浪漫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