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民间故事:柳佑白龙湾

沈家庄坐落一条名叫白龙湾的大河河畔,河岸边生长着大片柳林,每逢春日,绿绦垂波,本是极美的景致。可庄里老人却常说,沈家庄景

沈家庄坐落一条名叫白龙湾的大河河畔,河岸边生长着大片柳林,每逢春日,绿绦垂波,本是极美的景致。可庄里老人却常说,沈家庄景色是美,可是这河里不干净,有水鬼寻替身,专找孩童下手。

沈家五代傍河而居,世代以编柳筐为生。在河边这片柳林当中有一棵百年垂柳,这柳树主干需三人合抱,枝条如绿瀑垂地,是三村五里最年长的一棵。沈家编筐采用柳林中其他柳树的枝条,只有在庄上有小孩出生,沈家才会在初一或十五去百年垂柳上面采摘柳条给孩子做一个小摇篮,几代人就像家人般照顾着这棵百年垂柳。

沈家小儿名唤德柱,今年刚满六岁,虎头虎脑,最是活泼好动。这年端午前日,大人都去镇上赶集,只留德柱跟着祖母在家。午后祖母小憩,德柱便溜到河边柳树下玩耍。

这时节新叶正茂,垂柳荫下清凉宜人。德柱正用柳枝骑大马玩耍,忽听河中传来清脆女声:“小孩儿,快来河里玩呀,我给你抓小鱼。”德柱抬头,见河中有位穿着湿漉漉素衣的小姐姐,面容姣好,手中捧着一尾红色的小鱼,正朝他招手。孩子心性,哪经得住这般诱惑,德柱放下柳枝就往河边跑。

“来呀,水里可凉快了。”那女孩笑靥如花,声音甜美。德柱刚把脚伸进河中,忽觉脚踝一紧,似被一只冰冷的手抓住,猛地往深水里拖。他吓得大叫,可那力道奇大,转眼间河水已没过胸口。“奶奶!奶奶!”德柱拼命挣扎,连喝了好几口水。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岸边的百年垂柳无风自动,千百条柳枝如活了般伸向河中,迅速缠住德柱的腰身和四肢。更奇的是,那些柳枝在水下仿佛结成了一张大网,正与什么东西激烈纠缠。

这时,几个从田间归来的邻居恰巧路过,见河中异状,急忙大喊:“不好啦!德柱落水了!”众人纷纷跳下河去,却觉水中似有千钧阻力,每前进一步都格外艰难。好在柳枝牢牢托着德柱,不曾松脱。大伙儿合力,总算将孩子救上了岸。德柱上岸后呕吐不止,半晌才缓过气来,小脸煞白地说道:“有个穿绿袍的白胡子爷爷,在水里抱着我,把拉我脚的小姐姐赶跑了...”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几个老人立即明白过来——这是遇上寻替身的水鬼了!而那救人的绿衣老翁,莫非就是...德柱祖母闻声赶来,听完经过,老泪纵横,对着百年垂柳连拜三拜:“柳仙恩德,沈家永世不忘!”

当夜,祖母梦见一绿袍老翁,白发童颜,手持柳杖,对她说道:“老夫受沈家五代供养,今日护佑德柱,理所应当。那水鬼怨气未消,恐还会来寻,可在树下立一石碑,刻‘柳仙镇水’四字,可保平安。”祖母惊醒,忙将梦中情形告知全家。天刚蒙蒙亮,沈家就请来石匠,精选青石,在垂柳下立起一座三尺石碑,上书“柳仙镇水”四个大字。

自那以后,沈家更加精心照料这棵百年垂柳。德柱父亲每月初一十五,必用清晨采集的露水浇灌树根;德柱祖母则时常在树下焚香祷告。说来也怪,立碑之后,白龙湾再未发生过孩童溺亡之事。有夜归的渔夫说,曾在月夜看见柳树下坐着个绿衣老翁,手持柳条,似在垂钓,又似在守护着什么。更奇的是,这年秋天,沈家编的柳筐突然格外抢手。原来他家的柳条变得异常柔韧,编出的筐子用了三年五载也不坏。大家都说,这是柳仙在报答沈家。

转眼十年过去,德柱已长成健壮少年。这年夏天暴雨连绵,白龙湾河水暴涨,淹没了大半柳林。一日德柱在河边捞浮柴,忽见上游漂来一个孩童,在洪流中时沉时浮。德柱不及细想,纵身跳入河中救人。谁知洪水湍急,他刚抓住那孩子,就被一个大浪打向深涡。正当力竭之际,忽觉腰间一紧,数根柳枝如灵蛇般缠来,将他与那落水孩童一同拉向岸边。上岸后,德柱清晰记得,在水中即将失去意识时,分明看见一个绿衣老翁托住他的背脊,那慈祥的面容,与幼年落水时所见一般无二。

此事之后,德柱立志要做个护佑乡邻的善人。他跟着父辈学习编柳技艺,还将柳林治理得更加繁茂。后来更请庄上的教书先生为百年垂柳立传,传记讲述柳仙护佑沈家庄,救助落水人的故事,告诫大家要敬重自然,草木非无情,善恶终有报。如今,那棵百年垂柳愈发苍翠,柳枝垂及水面,如一位守护河岸的绿衣仙人。沈家庄的百姓都说,只要这棵柳树还在,白龙湾就永无溺亡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