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健食品行业,“技术壁垒”向来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战场。尤其在骨骼健康领域,硫酸软骨素作为关节养护的“黄金成分”,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核心技术——提取效率低、杂质残留高、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国内市场一度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质量标准受制于人。而山东益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宝生物”)用20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突围史: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3亿元,组建12名博士、30名硕士领衔的科研“尖刀班”,成功攻克硫酸软骨素“高效提取、低残留”两大世界级难题,相关专利达17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2023年,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更斩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中国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的标杆案例。

时间回溯至2003年,益宝生物刚成立不久,便遭遇了行业“痛点暴击”:当时国内硫酸软骨素生产主要依赖碱提、酸沉等传统工艺,提取率不足50%,且残留重金属、微生物超标问题突出;而欧美企业凭借酶解、膜分离等先进技术,不仅提取率超80%,杂质残留量仅为国内的1/5,价格却高出国产产品3倍以上。“那时候,我们买国外的原料,一公斤要800美元,还要看人家脸色。”益宝生物研发中心负责人张博士回忆,“董事长拍板:‘技术不自主,永远抬不起头!’”
一场“技术攻坚战”就此打响。企业斥资2000万元引进国际先进的色谱分离设备,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共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实验室”,抽调精锐组建科研团队。团队成员白天泡在实验室调试参数,晚上啃下《海洋生物化学》《酶工程原理》等专业书籍;为验证工艺稳定性,连续3年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域采集鳕鱼软骨原料,测试上千组数据。“最艰难时,我们连续半年住在工厂,每天只睡4小时。”张博士说,“但当第一次用酶解工艺将提取率提升至75%,杂质残留量降至0.1%以下时,整个团队都沸腾了!”
二、攻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让技术落地生金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益宝生物的科研团队没有止步于论文,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针对中老年人的“康富森软骨素片”:传统软骨素因分子量大,吸收率仅20%左右。益宝团队联合中国药科大学,创新性采用“定向酶切+微囊包埋”技术,将软骨素分子切割至500道尔顿以下(接近人体吸收阈值),并包裹上天然磷脂膜,吸收率一举提升至60%(较传统工艺提高40%)。山东济南72岁的退休教师王阿姨,患膝关节炎10年,服用康富森3年后,关节疼痛评分从7分(重度)降至2分(轻度),她感慨:“这药不是‘神药’,但确实让我能多爬两层楼了!”
针对运动人群的“益宝关节卫士”:运动损伤人群需要更快的炎症缓解与修复。团队在软骨素基础上添加MSM(甲基磺酰甲烷)——一种天然有机硫化合物,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经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测试,连续服用4周后,运动人群关节肿胀程度减轻53%,恢复时间缩短30%。“现在很多健身教练都推荐我们的产品,说它是‘运动后的隐形护具’。”益宝生物市场部经理介绍。
三、引领:从“跟跑者”到“标准制定者”,定义行业新高度技术的持续领先,让益宝生物逐渐掌握了行业话语权。企业主导制定的《硫酸软骨素提取技术规范》《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质量标准》被纳入山东省地方标准,并参与国家《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硫酸软骨素》修订,推动行业整体质量提升。
2023年,益宝生物“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评审专家评价:“该技术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硫酸软骨素的高效、绿色生产,为我国骨骼健康产业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撑。”目前,益宝生物的软骨素年产能已达500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8%,产品出口至欧美、东南亚等20个国家,出口价较进口原料低40%,真正实现了“中国技术、全球共享”。
四、未来:持续加码研发,让科技更有温度站在新起点,益宝生物的科研脚步从未停歇。企业计划未来5年再投入2亿元,重点攻关“软骨素与益生菌/虾青素复合配方”“纳米级软骨素递送系统”等前沿技术,目标是开发出更精准、更高效的骨骼健康产品。“我们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回答‘好不好’的需求。”益宝生物董事长表示,“科技的温度,在于让每个普通人都能用得上、用得起高品质的健康产品。”
从2003年的技术突围,到2023年的行业标杆,益宝生物用20年时间证明:中国企业不仅能制造产品,更能创造技术、定义标准。在这条“科技为核”的道路上,益宝生物不仅守护着千万家庭的骨骼健康,更书写着“中国智造”的大健康传奇。未来,随着更多核心技术的落地,我们有理由相信,益宝生物将继续领跑行业,为“健康中国”注入更强劲的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