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抗美援朝不为人知的一段历史,中国为了帮助朝鲜,被迫贷款30亿购买武器装备!

风城春史呀 2025-04-14 11:28:05

这是抗美援朝不为人知的一段历史,中国为了帮助朝鲜,被迫贷款30亿购买武器装备!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全面介入朝鲜战争;美军的到来,迅速扭转了战局,朝鲜人民军接连失利,就连首都平壤都丢了,无奈之下,只能请求中国的支援。 毛主席在反复权衡后,决定出兵帮助朝鲜抗击美国的侵略。只不过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与美军相比,解放军的武器太落后了。为尽可能地减少伤亡,中国被迫向苏联贷款30亿,以购买他们的武器装备,战争结束后,我们的军火债还得很辛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认为恢复经济是眼前的大事,所以压缩了军事开支,要求解放军除作战以及必要的执勤部队外,都要担负生产任务,就连作为机动部队的四野十三兵团,都参与了垦荒,并决定在1950年年底之前,至少复员150万名军人回乡参与经济建设。 但没有想到的是,中央在1950年6月24日下达了复员命令,第二天朝鲜战争就爆发了,美国将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挡解放军解放台湾,国际局势一夜之间变得非常紧张! 尽管此时朝鲜人民军高歌猛进,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毛主席非常清楚,韩国是美国一手扶持起来遏制中国和苏联的桥头堡,不会袖手旁观,看着它被消灭,于是紧急将十三兵团调到东北驻防,防患于未然。 果不其然,在韩国即将亡国之际,美军从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拦腰切断,扭转了战局,并不顾周恩来总理的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占领了朝鲜的首都平壤,向鸭绿江逼近,朝鲜亡国在即,于是连夜请求中国支援。 对于朝鲜的请求,毛主席也是反复权衡。出兵的话,可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因为面对的毕竟是掌握世界上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美军,他们刚刚经过二战的洗礼,各军兵种之间的配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打的是三位一体的作战。 反观解放军,空军和海军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而陆军武器装备的水平也远不如美军;例如美军的一个军,配备上千门不同口径的火炮以及400余辆的坦克、7000余辆的汽车;而解放军一个军的火炮才200余门,汽车百余辆,坦克一辆也没有,这还是主力部队才有这配置,不少普通军级建制的部队都没有达到这个条件! 如果不出兵,朝鲜全境沦陷是早晚的事情,斯大林已经给金日成发报,让他们做好将剩余部队撤到中国或者苏联的准备! 但同时毛主席也考虑到,一旦朝鲜沦陷,美军就会摆在鸭绿江的对岸,而东北是当时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苏联对我们的援助也主要是走东三省这条路线,这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威胁,我们不得不在东北集结重兵提防美军,毕竟两军只隔着一条鸭绿江,美军如果想要制造摩擦,可以随便找一个理由! 为了保障中国边境的长治久安,毛主席在反复权衡后,决定出兵朝鲜。但因志愿军和美军的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实在太大,于是就让周恩来总理紧急赶到苏联,请求斯大林提供武器以及空军的支援。 斯大林虽然很高兴,也表示可以苏联出武器,中国出人。只不过老谋深算的斯大林,虽然满嘴答应中国的要求,但其实也打着小算盘,先看看志愿军打得如何,因为美军确实太强大了,如果打得过再大力支援,打不过支援也没用,于是就说苏联空军可以支援志愿军,只不过还没有准备好,得等两个月后! 但志愿军入朝后,取得了节节胜利,斯大林开始兑现承诺。但苏联给中国的援助是有偿的,需要中国花钱购买他们的武器装备,因当时中国百废待兴,一下子没有那么多钱,所以只能向苏联贷款。只不过抗美援朝也是苏联利益所在,所以经过谈判后,苏联同意以1950年10月19日中国出兵朝鲜为界,之后的物资以半价付款。 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先后向苏联购买了64个陆军师、23个空军师的装备,共计30亿人民币,而且基本都是从苏联给的贷款中付的,用苏联贷款给我们的钱,买他们的武器装备。但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美军的战斗力的确非常强,单靠“小米加步枪”,势必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对于这笔军火贷款,中苏关系还没有破裂的时候还好一点,但双方闹掰后,苏联就开始逼债了。虽然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只不过当时中国遇到了自然灾害,经济非常困难,苏联这一逼,让中国雪上加霜。 但毛主席也不想欠别人的,1960年他提出在五年内提前还清苏联的债务。为了还苏联的贷款,中国勒紧裤腰带,把苹果、鸡蛋、猪肉等农产品都拿去还债了,而且还是挑品质最好的给苏联,自己用差的。 即便是这样,苏联当局却鸡蛋里挑骨头,要求苹果得过筛子,太大和太小都不要;猪肉也是看一下膘,肥了瘦了都不行! 因全国上下团结一心,终于在1965年10月还清了苏联所有的欠款。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在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外债的国家。 但这段经历,也让中国在国际债务中,有一个“严守信用”的标签,之后成为国外资本愿意在中国大量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当时中国为了帮助朝鲜抗击美国的侵略,在背后付出了很多。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