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最硬气的师长,面对越军的俘虏,他宁可坐大牢也不释放! 战斗打响后,解放军迅速跨过边境线向越南纵深挺进,越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抓到了不少的俘虏;只不过当时解放军还要向前推进,这些俘虏成了累赘,于是有一些部队对被俘越军教育后,就释放了。 但163师的师长边贵祥,对越军痛恨得咬牙切齿,抓到越军俘虏后坚决不释放,甚至说道:罢官,坐牢,随便!俘虏一个不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1944年就参加八路军的边贵祥,一直是我军的一员猛将,他经常说:“我不要功,也不要钱,我只想消灭敌人”。边贵祥自参军后,一直都是与众不同的,在打枪的时候,别人都是趴着打,而他却是站起来或者坐着打,包括对待俘虏也是如此。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场战斗中,边贵祥被敌人打掉了一只眼睛,但他顾不上疼痛,直接将眼球一把揪掉,而后继续冲锋,最后竟抓获了一个排的俘虏。 众所周知,优待俘虏是我军一贯的政策;但边贵祥却不管那么多,他让俘虏站成一排,而后架起机关枪,对着一通狂扫,所有的俘虏全部都报销了,谁也没有想到边贵祥会这样处置俘虏,战友们想阻拦都来不及。 但上级功过分明,虽然边贵祥违反了“优待战俘”的政策,给了他一个严重警告的处分,但考虑到边贵祥作战勇猛,还是授予他“战斗英雄”的称号。 尽管背了一个处分,但并没有影响到边贵祥之后的进步,之后更是和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一起参加了攻打隆化的战斗。 隆化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华北国军和东北国军连接的重要枢纽。1948年5月,为了配合即将打响的辽沈战役,边贵祥和董存瑞所在的东野11纵队,决定拔掉这颗钉子。 因敌人在隆化修建了坚固的城防工事,城外到处都是明碉暗堡,我军打得十分地艰难。和董存瑞一样,边贵祥也是负责爆破,他多次带着炸药包冲锋在前,连续炸毁了好几座敌人的碉堡,为大部队扫清了进攻道路上的障碍。 在之后的时间里,边贵祥跟随大部队从北打到了南,立下赫赫战功,他也从一个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一名师团级干部。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和越南的关系非常好,可以用“同志加兄弟”来形容,中国给越南提供了大量军事、经济上的援助,越南的抗法、抗美斗争,一直都有中国的身影,让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奠边府战役,其实就是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直接协助下才取胜的,只不过现在越南都将功劳揽在自己的头上。 在当时的这种大背景下,边贵祥也在1967年和1968年期间,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到越南工作。这段经历,让边贵祥后来派上了大用场。作为军事顾问,他对越军的特点和缺陷都有了实际了解,在对越反击战中,163师会打得这么猛,跟边贵祥的这段经历也有关系。 1978年底,面对越南变本加厉的挑衅,邓小平不再忍让,决定打一仗教训一下这个用200亿养出来的白眼狼。12月21日,时任55军163师师长的边贵祥,率部从粤东驻地开赴边境。 根据东线指挥许世友的安排,55军从友谊关出击,拿下同登、坂然等城镇,配合41和42军攻打高平。 55军刚开始并不被看好,因为这是一支由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而来的队伍,没有红色基因;且也没有像同样是起义部队50军那样,有抗美援朝的经历,所以在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55军一开始就被当成了配角。 但没有想到的是,战斗打响后,55军却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尤其是边贵祥的163师,在攻打同登时,和越军血战四个昼夜,取得巨大的战果,所有人都对55军刮目相看,于是在之后攻打越南北部重镇谅山时,许世友直接让55军负责主攻。 边贵祥打得太猛了,让越军闻风丧胆,打出了“消灭163,活捉边瞎子”的口号,并开出3万美元要边贵祥的项上人头。 163师是整个对越反击战中,歼敌数量最多的师级单位,所以也俘虏了不少越军。当时上级考虑到,部队携带俘虏不方便行动,于是就让各级单位对被俘越军进行教育后,就地释放。 但没想到边贵祥却对这道命令非常地抵触,坚决不释放俘虏,还说道:罢官,坐牢,随便!俘虏一个不放!这让许世友非常的生气。 实际上,边贵祥不放俘虏有他的原因。之前在中越蜜月期的时候,边贵祥曾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到越南协助他们抗击美国的侵略,所以对越军的特点比较清楚。 几十年的战争,让越南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很难分辨眼前看到的这个越南人,到底是兵还是民。已经有兄弟部队碰到,前脚从越南人前经过,后脚他们就从屋子里拿出枪,在背后偷袭解放军。所以边贵祥认为,被俘的越军对解放军的教育根本不当回事,如果将他们放回去,反手就会拿起枪对着解放军,多放回一个俘虏,我们可能就会多伤亡一个战士。 身为高级将领,边贵祥对“优待俘虏”的政策非常清楚;但现在是在异国作战,情况不同,所以一直顶着上面的压力,直到战斗结束后,才分批释放越军战俘。 边贵祥凯旋归国后不久,就离开了一线部队,到海南省军区担任副司令,直到1989年离休。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国民党军队只要是被我军包围了,就大多数都难逃覆没的结局?他们
【6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