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曾说过一句话,真的是让很多人醍醐灌顶:人一旦走了,生前穿的衣服、戴的手表、盖过的被子、用过的床,全都得整理掉,除了房子和钱,别的东西可就没啥留下了。 人生啊,就像一场不断修炼的旅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总会经历许多生离死别。要怎样面对死亡呢?这真的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功课。 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终点,咱们无论活得多么富有、多么有权,最终也不过是浮云而已,生前带着的什么,死后都不能带走。 人们怕死,是因为没人真正体验过死亡。那种对未知的恐惧,将会伴随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我们真正理解生死,不再被它束缚。 有个弟子曾问弘一法师:人去世后会怎样? 弘一法师说道:人走了就像天上的云彩,云彩消失在空中并不代表它死了,云彩会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存在,比如变成雨、雪或者冰。你可以在新的形态中再见到它。 世间的所有事物都有它们的运行法则,无论是生是死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一个显赫的家庭。虽然是庶出,但由于家族成员不多,他从小就受到了长辈们的特别宠爱,生活条件自然是优越的。 可李叔同年纪轻轻就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波折起伏。 父亲的去世和大哥李文锦的离世,让年幼的李叔同不得不依靠二哥的照顾,才得以成长为英俊少年。母亲的去世对他打击甚重,为了逃避心中的痛苦,他抛下了家里的妻儿,孤身前往日本求学。 李叔同回国后,化身为一名教师,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亲自培养了不少杰出的艺术人才,比如丰子恺、刘质平等人。 即使在这个世界上收获了很多荣耀和辉煌,李叔同内心的痛楚却始终难以释怀。 39岁的时候,李叔同彻底摆脱了繁华的世俗生活,决心向佛,实行过午不食,深入研究律学,传播佛法,帮助众生脱离苦难,成为大家尊敬的弘一法师。 这大概就是弘一法师提到的自渡吧。别人的帮助无法抚平我们心里的伤痛,只有经过自己的修行,才能领悟到:一念花开,一念花落;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人间不是净土,大家都有自己的苦楚。 无论你愿不愿意,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经历一些痛苦。 弘一法师曾说:人生就像西边的夕阳,财富荣华终究像草上的霜。太阳终会落下,财富不过是短暂的露水,过于执着生死,反倒是让自己陷入困扰。不如看得开,珍惜眼前,死了也不会后悔。 1942年,弘一法师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面对死亡,他表现得异常淡定,叮嘱弟子们: 我走了以后别动我的身体,锁门八小时,过了这段时间,不用擦拭脸面,再把我身上的衣服和被子裹好,送到后山的凹里去。最好是三天内有老虎来吃我,若是没有的话就地火化。火化完成后再告诉周围的人,千万不能提前通知。 回顾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生,有人用一句话简洁地概括了他的经历:经历过繁华,最终淡然归于宁静,专心修道,回归简单生活。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生经历了多重身份。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出家人,都是他修行的一种方式。他不过比别人更加用心,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谛。 弘一法师在《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中提到:之前的所有就像昨天已逝,今天的一切则像今天新生。不去挂念昨天,就不容易陷入困扰;认真过好今天,自然不会浪费时间;对明天无所畏惧,自然心中也不会增添烦恼。 斯人已去,但庆幸的是,弘一法师把自己的人生智慧都用文字记录了下来,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智慧财富。 《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是一本专注于自我疗愈和心灵成长的书,里面分享了弘一法师的生活智慧。书中的内容都源于他一生的领悟,呈现出最简单、最贴近生活的人生箴言。阅读这本书,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温暖,特别让人心灵得到抚慰。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弘一法师的人生智慧,浓缩了他一生的深刻领悟,呈现出那些最简单、最朴实的生活真理,特别接地气。 人生本是旅人,何必纠缠千丝万缕。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执着于拥有,而在于学会放手。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这拿与放之间,那些懂得放下的人,才是真正会生活的人。 人生只有一次,生命这场戏也就一次,迷茫和焦虑的人,读一读还是挺有道理的。即便我们无法像他那样抛开整个喧嚣的尘世,要是能放下自己的执念,在得与失之间适当选择,那也是一种收获呀!
只有开悟的人才能看懂(二)16、天地同源,万物一体17、精神稳定,就能吸引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