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杭州,一位小姐姐在蛋糕店干了3年,店长突然让她去支援别的店几天,结果她直接回了句:我不去!后来,她发现自己的工时从每月202小时减到了166小时,工资也从5000降到了3000多。她觉得自己被针对,找记者哭诉说:派遣公司还骂她情商低,意思就是让她换工作,店长也不愿意调解,她该怎么处理这个情况呢? 根据1818黄金眼3月31号的报道,陈女士在一间蛋糕店认真工作了3年,结果因为一次没听店长的安排,她觉得自己受到了针对,心里感到十分委屈。 2025年2月,店长让陈女士去其他门店帮忙几天。 陈女士心里有点抗拒去,路程远,而且她的电瓶车也老旧了,换车不太方便。工资本来就不高,她想着省点钱。 陈女士在微信上跟店长说:我和老公聊过了,确实太远了,我去不了。那边赶上早高峰的话,40分钟都到不了。 店长回了她:那麻烦你在他们还没招到人的时候去帮一帮那边吧,毕竟你那边离得近。我们这里人手有点多,后面的排班只能保证基本的166个工时,没法像之前一样安排那么满。 陈女士只回了短短的三个字:我不去。 店长说,以后休息的时间就会多一些,每天排个4小时的班次也挺常见的。 老实说,这时候陈女士的回复有点干脆,没详细说不想去的理由,可能让对方觉得有点尴尬。不过,店长也很有技巧地暗示,以后工作时间会有所调整。 果然,陈女士一旦拒绝了店长的要求,她的工时就被变动了。 陈女士的工资是按工时来计算的,工作时间减少,自然收入也会减少。 陈女士之前每个月工作202个小时,按每小时最低14.5元算,加上补贴,扣掉保险后,她能拿到差不多5000元的工资了。 不过,调整以后,2月份她的工时降到166小时,每个月的收入也只剩3000多块了。 收入一下子少了,陈女士有点受不了,于是她去找店长聊聊,提议大家可以轮流上班,或者她去那家门店工作,店里能不能报销一下地铁费。 店长却没答应。 后来,陈女士看到店长带着两个同事去帮那家门店,来回的路程都算工时,地铁票也都能报销。 陈女士心里有些不舒服,她提到当初在和店长聊的时候就说过报销地铁费的事,结果她发现店长竟然用了她提的方案。 陈女士觉得店长或许有点生气,她忍耐了一段时间,想着等店长气消了再说。 到了3月份,她去找店长,想问问能不能把工时调整回去,和其他同事一个样。 店长说,按照公司的安排,调换肯定是有差别的。 陈女士心里有点委屈,跟店长又聊了聊。她提到自己当初也说了家里有点困难,可当时店长找她时,根本没提到路上算工时和车费报销的事情。 不过,店长说了,那个时候你没同意,所以我就换了个方案,也不是说等着你们来讨论,时间越来越紧了,排班的事只是提前通知大家。 最后,店长让陈女士按照三月份的排班时间来上班就行。 陈女士看到三月份的排班表发布了,但她的班次和其他人不太一样,都是半天、半天的安排。 陈女士好奇地问店长,为什么她的班次只有半天,而其他人却不是这样安排的呢? 店长说,其他人也有类似情况,而且排班这事儿不需要你们来同意。 陈女士和店长争了个不可开交,结果依然没变。 后来,她把这事儿跟督导和经理都说了,但最后也没啥下文。 陈女士表示,她跟人力资源提了这事儿,结果对方却骂她情商低。她感到非常委屈,忍不住哭了出来。 陈女士找到记者寻求帮助,重新联系了人力资源的人员。可对方却说无法协调,理由是这是甲方的管理问题。 店长调整陈女士工时的做法到底合理不合理,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为了公司的整体利益,合理调整工作安排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只是因为陈女士拒绝去其他门店,导致调整工时,可能就有点问题了。这种情况下,店长的做法可能被认为是对员工权益的不尊重。 《劳动法》第17条说得明白:签订和修改劳动合同得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还得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 店长因为陈女士不愿意去其他门店帮忙,结果调整了她的工时,导致她的工资一下子减少了。 若店长没能事先告知陈女士调整的原因,且这一改变影响了她的工资,那可能就触犯了劳动法。 店长得确保工时的调整都得遵循法律规定,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陈女士觉得店长没有跟她说明去其他门店的路程算工时,还不报销地铁费,心里有点怀疑是不是被针对了。 《劳动法》第46条明确指出,工资分配要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并且要实行同工同酬。 陈女士拒绝调遣后,提出报销地铁费用的建议,但店长并没有安排她的工作。没想到的是,店长却给其他同事算了路程的工时,还给他们报销了地铁费。 这种做法也许对陈女士来说就是一种不公正的对待。 要是店长故意把陈女士去其他店的路程和地铁费报销的情况隐瞒了,那就真是违反了公平原则。 不过店长说了,排班就是按公司要求和客流量来调整的,并不是针对谁的。 另外,店长提到陈女士之前没有向她提报销地铁费的事情,关于报销的政策早就有,陈女士应该也是知道的。不过,陈女士是找了别人后才提的报销,一开始只是说自己不去。 店长没同意和陈女士和解。 陈女士说,她只能再和公司谈谈,如果不行就得去找相关部门了。 有人评论,陈大姐聊天的态度太随意了。照理说,想多排点班的话,至少得在店长面前谦虚点,或者表现得可怜些,争取点同情,结果聊天记录的语气就显得有些生硬。 那么,大家觉得大姐这操作是不是情商有点低呢?
在浙江杭州,一位小姐姐在蛋糕店干了3年,店长突然让她去支援别的店几天,结果她直接
邹涛来说事
2025-04-15 12:07:08
0
阅读:2